台北市身為首善之都,但除了最後開發的信義區外,其他行政區呈現的都是破舊、違章充斥的老舊屋群,不僅結構不安全、不耐火,如遇六級以上地震,這些老屋勢將難逃地震肆虐而被夷為平地。事實上,台北市早被「認證」為全世界居住最不安全都會城市。
因為台北市可建素地已非常稀少,再加上台北市住三的容積率有限(二二五%,亦即一坪土地蓋二點二五坪的室內面積),以致每年推出的新建案和新屋數量都相當有限,供給少了,需要卻不減,當然房價只有往上漲而難得下跌,這是簡單的市場經濟,在民主經濟社會,降低房價只能憑藉增加供給、減少需求的市場手段。
由於四、五層公寓的現存容積率太大,以致很多公寓縱加上容積獎勵後的改建容積可能還比現有容積都小,若依原室內面積分回,還可能不夠分配,此時那能騰出多餘的樓地板面積提供外賣來支付興建費用和興建期間的租金?
因為老屋所有權人多半是上了年紀民眾,要他們拿出資金做重建費用,確實有困難,這也是台北市四、五層公寓改建案例不多的主因。
除此以外,一○三年七月一日以後取得使用執照的建築物大幅調高的房屋稅賦也同樣是不利於改建,改建後的房屋稅較改建前的稅賦徒增數十倍之多,加上大樓的管理費對原住戶而言,卻是一筆額外的龐大支出。
據內政部的最新統計,全台人口外移最嚴重的地區是台北,而其原因與高房價脫不了關係;讓許多北市年輕人遷離台北到新北,甚至桃園居住,也使得台北市成為老人和老房的聚集地。
房價高導致物價高、房租高、薪資又低,讓絕大多數的年輕人買不起房,也使年輕人因此喪失了對未來的期望,因此房價必須降低,才能讓民眾安居樂業。
多年的老屋改建實務經驗顯示,老屋改建成功的兩個關鍵因素在於:一定水準的房價、放寬法定容積。
台北市具有全國最高的房價水平,想要讓住戶能夠在改建後換回原來的室內面積,在現況的容積水準(二二五%)下,縱然容積獎勵達到卅%以上時,可能仍要到達每坪一百萬元以上的房價水平,這也使得建商在改建後朝高房價規畫。
增加容積獎勵和放寬住三容積率之外,釘子戶一定要拔,改建後房屋稅也得降,這樣危老改建才能水到渠成,大獲成功。
因此當下我們需要的是大規模、遍地開花的老屋改建,而絕不是萬綠叢中一點綠的點綴小景,有這樣洞見力、魄力的人才是好的市政領導人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