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儂儂時尚電子報】提供各種多元的時尚知識及職場求生的技巧,讓妳成為工作領域裡最漂亮的粉領新貴! 【聯合文學電子報】提供聯合文學優秀作家群:蔣勳、郝譽翔、成英姝、廖鴻基等的精彩文字,讓你一次展讀!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8/12/25 第439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三百天才找回理性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跛腳的內閣,如何因應地方新政挑戰?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經貿對抗進入深水區
民意論壇 川普的一言堂內縮型外交
行憲紀念日看如今「戊戌亂法」
聯合筆記/交通部轉到暈頭了?
卡管解套 民意才是硬道理
蔡政府該記取管案教訓
拔管的正義 果然是謊言
卡管案懸崖勒馬 值得肯定
政黨輪替啟示錄 縣市長就任 檢驗開始
趙春山/兩岸一家人,凡事好商量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三百天才找回理性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拗了又拗,教育部長葉俊榮終於宣布將發台大校長聘書給管中閔,條件是台大要提檢討報告。看到沒有,這就是「蔡式」敗選反省:花了三百多天才明白自己得「認賠殺出」,卻仍要擺出官架子,叫台大提個悔過書上來,自己才能「勉予同意」。

從任何角度看,「卡管案」都是蔡政府一個難以抹滅的醜聞。這個事件,始於綠營的心胸狹小,成於掌權者的傲慢自大,亂於踰越法理及踐踏大學自主,毀於社會觀瞻,終於無力收拾。

在蔡政府的劣政中,卡管事件算不上影響深重的一案,卻讓最多民眾看穿了民進黨顢頇蠻幹的嘴臉。由於「管中閔上不去,吳音寧下不來」,至少使民進黨在選舉中損失了幾百萬票,可惜蔡政府直到崩盤後才明白這個道理。

決策的理性,原本存乎一念之間。過去一年多,蔡政府若有意收拾此案,隨時都有機會,卻一誤再誤。而今拗了三百多天,才甘願認賠殺出,撇開兩名教育部長陪葬不談,賠上政府形象和正當性,只能說是慘賠到底。

值得玩味的是,昨天上午鄭文燦才喊話要求民進黨「清理戰場」,並特別點名管案僵局必須解套;昨天下午,葉俊榮就宣布要發聘書給管中閔。這是蔡政府開始學習從善如流,或者鄭文燦儼然已是民進黨的新發號施令者?

葉俊榮昨天的講話落落長,還說對台大遴選會已「不抱期待」,這倒像他無法自圓其說的告白。三百多天的噩夢,也該醒了。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跛腳的內閣,如何因應地方新政挑戰?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九合一選舉敗選後,行政院長賴清德就像顆洩了氣的氣球,完全失去了政治動力與衝勁。賴清德向總統請辭被慰留,但他預告「時間一到一定離開」,也製造了政務的「空窗效應」。賴揆欲走還留,行政院也跟著消風,要推的政策更頻遭總統及地方首長打槍,整個行政部門的士氣滑落谷底。

為了回應新民意,賴揆先核准交通部、農委會、環保署三首長下台,還陪祭了北農總經理吳音寧。這顯示政府對「民之所惡」有足夠的敏感,為了讓卡車司機、農民、基層選民的憤怒得到出口,因此拿這些對象祭旗。但在「民之所欲」方面,對於民眾期待的拚經濟、兩岸及能源政策調整、官員停止惡搞惡鬥等,政府卻置若罔聞,民進黨也絲毫沒有反省。

正本清源,這次選舉之所以民怨大爆發,不只是因為內閣首長不以民生為慮;更重要的是,民眾對於賴內閣「政治掛帥」的鬥爭作風反感已極,也因此才有「一一二四滅東廠」的訴求。孰料,民進黨內的敗選檢討還沒展開,促轉會卻大剌剌地扮演「太上行政院」,要求央行、國防部及文化部配合它進行「去蔣」計畫。此外,中選會不檢討自己把選務搞得一團亂,竟馬上動腦筋要大修公投法;黨產會也不遑多讓,把矛頭指向照顧過許多孤兒的華興育幼院。「東廠們」如此亢奮活躍,顯示這個政府根本沒有反省,根本不知民怨何在。

再看,在內閣部會人事殘缺不全的情況下,各項行政頻頻出包。以交通部為例,在部次長及主秘均告出缺的情況下,部內依規畫推動機車新車加裝ABS系統,只因蔡英文一句話,馬上政策急轉彎。觀光局的「暖冬遊」國旅擴大補助,遭桃園市長鄭文燦怒批,立刻政策髮夾彎。公務機關缺乏政治敏感度,當然動輒得咎;但如果上自總統、下至地方縣市長都只顧討好,全然無視政策規畫的理性,動輒橫加干預,行政部門未來將如何辦事?

正因閣揆自處「看守」狀態,部會首長及下層官員人人自危,益發使政院的處境格外尷尬。以財政部為例,財政部長為避免財政危機想要擴大稅基,卻死不承認有意加稅,唯恐誤踩「政治不正確」的紅線。教育部困於台大校長案死結難解;外交部則受困蘇啟誠輕生疑雲,難以脫身;忙於圍堵非洲豬瘟的農委會和移民署也都缺主官,上下忙得焦頭爛額。包括行政院秘書長卓榮泰都忙著選黨主席,立刻就要走人,整個行政院幾乎是陷於半癱瘓狀態。這景象,難道要拖到春節過年?

這樣的政府亂局越是延宕,民進黨越難從敗選的沉淪中脫身。賴清德「請辭待命」,其實是希望「以時間換取空間」,先協助總統把政局穩下,再等待來日的「大破大立」。但越是這樣拖著,「討厭民進黨」的民意壓力日劇,政府結構文風不動,誰會相信它有檢討之意?正因為民進黨內都對蔡政府的「務虛檢討」不滿,才有吳乃仁退黨退流的演出;這個跛腳政權卻還在考驗民眾對政府的耐性。

新任地方縣市首長今天將就職,展開新局,地方的新政必然使中央壓力越來越大。鄭文燦的令挾中央可作如是觀,柯文哲在雙城論壇再彈「兩岸一家親」之調也可作如是觀。包括韓國瑜在高雄頻頻出招,盧秀燕在台中也不甘示弱,大陸更對國民黨十五縣市結盟有一定期待,都預告了「地方包圍中央」的時代來臨。

在朝野爭雄的總統大選年,「弱中央」將更難施展身手。不論是扁時代的蘇貞昌內閣或是馬時代的毛治國內閣,都有類似經驗,這也是蔡英文不易找到新揆的主因。民進黨再拖下去,就只會讓國民黨串連地方政府興革搶盡版面,這對民進黨總統大選之戰將有什麼衝擊,民進黨心裡有數,民眾也很清楚。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經貿對抗進入深水區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美中領導人「川習會」同意進行為期90天的談判,使美中貿易戰出現緩解的可能。但從近期雙方新發展來看,美中經貿對抗將逐漸進入深水區。做好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不要有過高的期待,才是面對美中對抗變局的務實對策。

首先,美中對抗延伸到科技領域的情勢愈來愈明顯,而且相對於貿易戰,美中科技戰目前看不到可以透過雙邊談判加以改善的空間,因此科技戰程度及時間的衝擊力道,將會比貿易戰更加嚴峻。除此之外,各界都在猜測美國出招的下一個戰場何在。

11月底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及「亞洲協會」聯名發表了名為「中國影響及美國利益:提高建設性警覺心」的報告,指出中國大陸正在利用美國的開放性,以史無前例的方式,透過「黨─政─民」三合一架構,有計畫地加速對美國投射其影響力。報告指出,中國影響力滲透計畫的對象,包含了美國政壇、大學、智庫、商界、媒體、華人社群以及科技圈,然而美國對此發展缺乏足夠的認識與警覺。

這份報告的重要性不僅在於內容,更在於參與者不但跨越兩黨,還有許多過去力主「對話接觸」政策的中國專家。因而由他們口中提出這樣的警告,反映出美國對中國的戒心,已經在意見領袖圈形成共識,而非只是少數鷹派的觀點。其次,警告所涵蓋的面向如此廣泛,每一個面向都可能成為下一個衝突點所在,這是美中步入深水區的第一個原因。

即便是雙方同意進入協商期的經貿衝突,仍將是第二個深水區。目前看來,雙方可能在如何降低貿易赤字及擴大市場開放最有共識,至於強迫美國技術移轉,也可能建立管理架構。但美國的要價不僅於此。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及其他高層多次表示,美國期待看到更多的結構改革承諾。若歸納最近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等不同場合的主張,美國所指的結構改革至少包含了二種運作模式的調整,一是改變透過公營企業及受政府控制的民營企業進行的掠奪性經濟行為,二是消除隱藏在「黨─政─民」結構後的補貼與其他支持等扭曲。

然而中國大陸認為,美國的指控是無的放矢,因為公有制與「黨─政─民」三位一體的結構,原本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支柱,跟美國經濟運作模式不同,因而並無按美國模式進行改革的必要。這樣的立場,儼然成為上周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於改革開放40周年的演講主軸。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多重要?習近平的演講將其跟建立中國共產黨及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列為五四運動以來的三大歷史里程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下,要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要繼續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先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再來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演講中更意有所指地回應美國,對於「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13億多人口大國的改革」,沒有標準的教科書,也沒有自以為是的教練,因此「該改的、能改的堅決改;不該改的、不能改的堅決不改」。

若以美國出題、中國答題的方式,對照美中雙方這種隔空對話,現階段中方的底線已經很清楚,也就是對雙方有利的赤字該減少、對雙方有利的智財權保護要強化、對雙方有利的市場開放要落實,但其他的不容美國指指點點。剩下的問題就在於美國的底線何在?是否前面三個承諾已經可以滿足?還是美國依舊堅持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格格不入的結構改革?同時,中國大陸也可能隨著變化調整底線,但無論哪一種變化,都不是90天、甚至900天能夠完成的協商,同時未來又會受到第一個深水區各種衝突的影響。總之,台灣及各國對美中協議真的不用有過多期待,平常心對待就好。

   
民意論壇
川普的一言堂內縮型外交
黃奎博/政大國際事務學院副院長、/聯合報

美國川普政府的人事不斷異動,特別是川普上任時任命的幾位將軍,在今年底前全部成為一介平民。

凱利(白宮幕僚長)和馬提斯(國防部長)都將在年底卸職(被開除),麥克馬斯特(前國安顧問)早在四月就因在伊朗核協議等政策與川普不同調而打包走人了。弗林(前國安顧問)則是因為「通俄門」的影響,更是上任不到一個月,便於二○一七年二月辭職。

凱利和馬提斯卸職的原因,據傳分別為凱利治理白宮內務甚嚴,有時拒絕關說,與川普家庭成員與親信迭生不睦,而馬提斯則因不贊同川普對於盟邦的輕忽與現實,因而成為川普的絆腳石。

無獨有偶,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鄧福德明年九月才任滿,但可能因其同樣堅持過往與盟邦協調合作的模式,導致川普本月八日便透過推特宣布將由米利繼任,且接任日期尚待確定。這很像是技術性逼退鄧福德。

美國的全球對抗伊斯蘭國聯盟總統特使麥格克,也於本月廿二日宣布辭職,因為他無法支持川普不按之前規畫及承諾,率爾宣布從敘利亞撤軍。

曾在小布希時代任職國務院參事的柯恩,於二○一九年一、二月號的《外交事務》季刊指出,川普「正是很多評論家長期以來批評的那種人:逞強好鬥、盛氣凌人、惰於思考、脾氣暴躁以及迷戀自我」。此言恐怕不假,也難怪川普曾說,「我比將軍們更了解伊斯蘭國」,甚至與諸多官員產生齟齬。

柯恩認為,川普在堅持「美國第一」的外交政策上雖常隨性而為,但美國內部政治反對力量讓他難以對外交事務長期保持關注,川普的房地產開發經驗則讓他具有高度「避險」觀念,加上美國經濟復甦轉移了部分人士的焦點,行政官僚又持續做為維持美國外交政策的中道力量,這些都讓川普政府可以持續例如對盟邦降低承諾、不支持由美國主導建立的國際秩序等片面作為,但不至於「出軌」。

前述相對樂觀的分析,在馬提斯和鄧福德準備下台後,恐怕必須向下修正,特別是馬提斯這位被認為是穩定美國外交政策的重要力量離開之後。

馬提斯在辭職信裡提到,對於中國大陸與俄羅斯專制擴張的野心,必須加以遏制,這點與川普的說法一致;但他似乎不贊同川普那種「『美國第一』的內縮型外交政策」,因為美國若只求省錢,不提供防衛和外交上的公共財,會讓始終對美構成威脅的俄羅斯和快速崛起的中國大陸,盡情的對美國盟邦恩威並施,弱化了美國主導下的自由世界秩序。

如果說國安顧問、國務卿、國防部長是美國國安外交鐵三角的話,川普在找龐培歐做國務卿、波頓做國安顧問後,接替馬提斯的國防部長人選應是以川普唯命是從的優先,才能順利推動川普心中的外交與國防政策。當川普的國安外交團隊充斥愈來愈多他自認可靠且聽命行事的官員,致使最高決策團隊變成同質思考的一言堂。

倘若如此,美國外交政策可能會更快的內縮並失去國際信用,讓世界局勢更加詭譎難測。

   
行憲紀念日看如今「戊戌亂法」
桂宏誠/民主文教基金會執行長、世/聯合報

今年是中華民國行憲七十一周年,適逢戊戌年,也有「廠衛」藉口「轉型正義」,執行「戊戌變法」製造諸多違憲爭議。兩甲子前的戊戌變法效法日本明治維新,如今卻變異為尊奉日本為法統。

民國卅五年十二月廿五日我國完成憲法制定,一年後開始施行「民主憲政」。然而今年施行的《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卻規定,憲法未制定前因屬威權統治,故為違反自由民主憲政秩序的不正義時期。

該條例將威權統治時期的起點,定為二次大戰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日,亦即自該時起,國民黨威權統治開始破壞台灣的自由民主憲政秩序。該條例將日本統治台灣的殖民體制,奉為自由民主憲政秩序的「法統」。促轉會積極進行「司法平反」和「去蔣化」,就是要從立國精神與歷史脈絡中,變易這部由蔣中正帶來台灣,象徵中華民國法統的憲法。

百年多前甲午戰爭中國敗給日本後,興起以制度改革救國的思潮,主張效法日本明治維新建立立憲政體,當時簡稱「憲政」,是指「開議院、興民權」。但戊戌變法時未貿然提出,而只「廣開言路,提倡上書言事」,理由就在「民智未開」。

戊戌變法失敗後,梁啟超主張從「野蠻專制」過渡為「開明專制」後,才能再過渡到「君主立憲」。中山先生的「軍政」、「訓政」和「憲政」的建國三序,也認為政體改變要有「過渡期」。他們當時都受到「進化論」(嚴復譯為天演論)的影響,且將目前的「轉型」翻譯為「過渡」。

二次戰後德國推動的轉型正義,是因納粹希特勒經由威瑪共和的民主程序取得政權後,破壞原已建立的自由民主憲政秩序。我國憲法施行的同時,國共內戰已爆發,卅七年另制定《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後來成為兩岸長期軍事對抗期間,政治制度運作的重要依據。這些追求民主憲政的過渡發展過程,豈可生搬硬套德國的轉型正義?

台灣正進行的「戊戌亂法」,其實是以民主程序取得政權後,反過來掏空立國精神和侵蝕人權的憲政根基。因此紀念行憲也將是個反諷,不做也罷。

   
聯合筆記/交通部轉到暈頭了?
許俊偉/聯合報

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大敗後,行政部門全力傾聽「民意」,尤以被視為敗選「戰犯」之一的交通部,近來不少政策在選後卯起來「轉彎」。

政策並非不能適時修正調整,但如今朝令夕改、捨棄專業評估、逢漲就轉,交通部已像是隻只考量選票、挨罵就嚇到的「驚弓之鳥」,恐怕轉到自己都頭暈,才會如此毫無章法。

先看最新喊轉的國道客運票價調整案,業者上周就在官網公告,甚至早在十月就送件、並經主管機關同意,交通部公路總局過程默許,直至前天被媒體報導調整案後突然「驚醒」,當天連夜找業者協調要求凍漲。

民眾能省荷包不是壞事,但回歸票價調整本質,業者是考量人事成本等因素,且是在核定票價內縮小優惠,並非要求調整核定票價,但交通部逢漲就轉,恐怕只會變相助長已變調、不論是非、凡事拒漲的「民意」?

還有機車強制加裝ABS或CBS煞車系統的政策。這是交通部三年前就拍板的交安措施,但民進黨執政兩年多從未檢討,卻在明年新款機車即將強制加裝的前夕,因媒體報導提醒民眾新制即將上路,遭部分民眾批評增加成本後,不僅政策急轉,全面加裝政策喊停,交通部隨後還宣布,明後兩年將補助民眾一半的加裝費。

連明年不必強制加裝的舊款新上市機車也補貼,形同是拿全民納稅人的錢去補貼特定購車者的個人安全投資,也難怪隨即遭指汽車加裝安全氣囊是否也要補貼?

至於交通部觀光局推出的國旅暖冬遊補貼,原是為了振興東部和高屏觀光,未料選後不僅方案延續到明年,還一舉擴大到全台十九縣市,排除住房率超過五成的北竹桃後,又因桃園市長鄭文燦、立委等人抱怨後,改成「人人有獎」。

看在觀光學者眼裡,這是草率撒錢的治標補助,像是投到水裡激起短暫水花後,補助結束就會被打回「原形」,完全不治本,不僅可能養成民眾有補助再出遊的「胃口」,且花逾十億納稅錢,卻無助提升國旅品質,暖冬補助後,國旅寒冬仍至。

選後才一個月,交通政策已轉到連交通部自己恐怕都暈頭轉向,才會表面上雖是傾聽民意,卻捨棄政策辯護,丟盡部會單位應有的核心價值與政策評估,但不問專業或是非,只剩討好的結果,會不會反致下次崩盤?值得政府深思。

   
卡管解套 民意才是硬道理
于人豪/退休教授(台北市)/聯合報

教育部長葉俊榮不畏壓力,在內閣總辭前夕做出聘任管中閔教授為台大校長的正確決定,值得喝采!尤其是特別以維護學生權益和尊重大學自治為念,更令人感受到他的溫度,這與他的前任吳茂崑認為台大沒有校長與他何干相比,相去何止天壤!

然而,葉部長在記者會中對台大校長遴選委員會的評論,卻令人難以同意。如果將這一年來的紛擾都簡化為遴委會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為,拒絕配合教育部對完美程序的追求,恐怕是難為社會大眾認同的。

大家記憶猶新的是,從一開始論文抄襲的烏龍指控,到違反國安法至大陸講學,到兼職偷跑違反公務人員任用法,教育部連發七道金牌,檢調傳訊遴選委員,檢察官成立專案小組傳訊管中閔,監察院約談,成立跨部會小組,到教育部發布新聞稿要求台大重啟遴選,而且在其附件法律意見書中明白表示管中閔不得再參與重啟後的遴選…,這一切又一切排山倒海式的政府行為,完全不像是僅一步之遙的行政程序補正要求,不是嗎?

葉部長上任以來開啟了溝通,但並沒有公開否定同一個教育部先前的種種行為,雙方的信賴已經喪失在先,台大校長案既然已經明顯是一個政治案件,又如何要台大遴委會以平常心看待,並且相信以部長層級就可以有所作為?

葉部長先前要求的「退回到一月五日最後一次遴委會的階段」,與昨天記者會的「請遴委會再度開會討論」之間,似乎還是有所不同。不論如何,只要已完成的遴選程序完全合乎法令,當事人對獨董並沒有法定揭露義務,獨董也不是法定迴避事由,我們就實在看不出遴委會有什麼權限重新回到校長還沒選出來的狀態去開遴選會議,也不能明白在管教授早已辭去獨董,蔡明興委員已不是副董事長,遴選委員已不是原來組合的情況下,時空環境一去不返,再去討論這個法律本來就不要求要討論的問題,會有什麼意義。

說穿了,如果不是九合一選舉展現強有力的民意,今天必然不會發生這種轉折,縱使葉部長再有溫度,也依然無力回天的。政治的事情何其現實,還是由政治解決最快。拒投民進黨,台大有校長。羅智強所言,果然成真。

   
蔡政府該記取管案教訓
洪長源/文史工作者(彰縣二林)/聯合報

有句俗諺:「好好鱉殺到屎流」。意思是把原本好好的一件事情搞到一塌糊塗,「拔管案」不正是如此嗎?期間浪費了多少社會資源,製造了多少社會紛爭?受害最大的當屬台灣大學,一年多來沒有校長,影響校務推動;蔡政府本身也搞得灰頭土臉,折損了兩位教育部長,九合一選舉兵敗如山倒。還以為蔡政府仍不知檢討,仍要繼續「卡管」,卡到二○二○連政權也卡掉才肯罷休!

不過亡羊補牢猶未晚,終於讓我們看到蔡政府還有一些些自覺,在此時終於願意發給管中閔聘書,一年來的紛紛擾擾終於落幕。

蔡政府應從這件事獲得警惕,不是完全執政就可為所欲為。最後我們也要期勉管校長,經過這一番折騰,應更加珍惜這個得來不易職位,好好發揮所長,別讓台大師生及全民失望。

   
拔管的正義 果然是謊言
呂謦煒/國民黨青年團前總團長、台/聯合報

教育部同意管中閔出任台大校長,其實徹底證明民進黨口中的程序正義、適法性監督,都只是在他們維繫政權考量下的一種藉口而已。

試想:如果程序問題真的嚴重到無法補正,或者人選本身已經失格到無可挽救,教育部理所當為應堅持不同意發聘,讓法律訴訟決定一切。如果真的合理合法,教育部此刻「勉予同意」管中閔上任,其實正是瀆職、犯法。現在的教育部此舉是給過去的教育部打了一個大巴掌,更是給吳茂昆、賴清德、蔡英文等人打了一個大巴掌!

其實,他們又何嘗不知?民進黨不對管中閔發聘的理由,只是不希望自己不屬意的人當選而已。回顧這十一個多月來,民進黨從立法院到行政院,從獨董兼職到赴陸講學,到處在找管中閔麻煩,但每一條都被證明清清白白,而且教育部舉的理由都屬於法無明文的規範,甚至屬於道德層次,逾越其適法性監督的層次,不能用以限制公立大學校長的聘任。何況,陽明大學校長遴選的情節與台大校長遴選若合符節,教育部卻只卡台大,不卡陽明,這種雙重標準也違反行政法原則。教育部卡管的作為,既不合情、不合理、也不合法,而竟能持續十一個多月之久,民進黨的頑強與視法律於無物,顯露無遺。

不過,與其說教育部迷途知返,不如說民進黨在現實面前低了頭。對民進黨來說,民主法治、程序正義,優先度永遠擺在政權維繫之後。他們或許認為讓管中閔當校長,讓這部分的爭議止血,有助於他們總統大選的選情。然而原本被民進黨謊言欺瞞的民眾,現在開始知道自己所相信的一切都是謊言,開始懷疑起自己所相信的價值,更會把矛頭指向為選舉利益,而無中心價值的民進黨政府。

從勞權、同志、經濟、能源到教育議題,民進黨對選民所說的漫天大謊,終究是要被揭開了。雖遲了十一個多月,不過管中閔依然得到所應得的聘任證書;民進黨對人民撒謊所維繫的政權,在不久的將來也將得到「英德」的教訓與懲罰。

   
卡管案懸崖勒馬 值得肯定
劉秀芳/教(高雄市)/聯合報

已經超過五百多天沒有校長的台大,總算教育部點頭,要讓管中閔上任了。歹戲拖棚終告一個段落,這真是最棒的耶誕禮物。

筆者雖不是台大校友,但是在大學時期常常信步至台大,感受到這所大學自由的學風與濃厚的書香氣息。但是今年初自卡管以來,看到堂堂一所大學,連個校長都沒有,心急卻又無奈。沒有校長的帶領,一所學校如何能夠正常運轉?如今聽聞這個好消息,彷彿陰霾已過,撥雲見日了。同時筆者也衷心的盼望,台大五百多天沒校長這樣的歷史,是空前也是絕後了,畢竟沒有校長,對一所學校的發展並不是好事。教育部總算是懸崖勒馬了。

希望台大在管校長的帶領下,能夠更上層樓,讓我們的高等教育能夠揚名國際,再領風騷。

   
政黨輪替啟示錄 縣市長就任 檢驗開始
顧長永/文藻外語大學國際事務系教/聯合報

經過激烈選戰後,勝選的地方首長及民意代表今天就任。台灣過去廿年的政治發展,已經明確顯示政黨輪替的啟示錄,執政黨與在野黨都應警惕!

回顧二○○四年的總統大選,選前各項民調都指出,國民黨的連宋領先競選連任的阿扁大約六至九%。不料,選前一天爆發二顆子彈事件,造成阿扁以些微票數連任總統。這個事件舉世譁然,連宋當然不服,打選舉訴訟官司又敗陣,藍營群眾受此打擊,士氣跌到谷底!連任成功的阿扁總統意氣風發,當時一位綠營人士就豪氣的說:民進黨準備長期執政!

一年之後(二○○五年十二月)舉行縣市長及議員選舉,民進黨高額提名,準備乘勝追擊,一舉殲滅失去鬥志的國民黨。可是萬萬沒想到,軍心渙散的國民黨居然大勝,國民黨贏得十四個縣市長;若加上新黨、親民黨及無黨籍人士,泛藍陣營共贏得十七席縣市長。當時中央執政的民進黨大敗,僅獲得六個縣市長席次!

阿扁後來於二○○六年爆發一連串貪汙醜聞,引爆全民抗爭的紅衫軍事件!二○○八年的總統大選,馬英九獲得大勝,民進黨士氣跌到谷底,甚至造成黨主席難產。當時一位藍軍人士大膽地說:國民黨準備長期執政!

沒想到,馬總統執政後期民心思變,國民黨在二○一四年的地方選舉大敗,僅贏得六席縣市長;民進黨卻贏得十三個縣市長。二年之後的大選,執政的國民黨不僅輸掉總統大選,更失去長期掌控立法院的多數席次!

民進黨贏得二○一六年大選之後,首度全面掌握行政權、立法權及淪為政治傳聲筒的司法權!小英總統執政後,全面追剿國民黨,打著轉型正義的旗幟,採取諸多違法及不正義的手段,企圖以專斷的行政權,全面斬斷與國民黨有關的機構與人士。從黨產會到扮演東廠的促轉會、卡管案、大砍軍公教退休金、提名偏執傲慢的監委及中選會主委等,完全置民意於不顧。

這次選舉期間,小英總統到處助選並嚴厲批判在野的國民黨。在民進黨選情低迷的宜蘭縣,小英總統甚至狂妄地說:國民黨憑什麼教訓民進黨!台北市議員王世堅在政論節目亦高調傲慢地宣稱:韓國瑜不可能贏得高雄市長選舉,民進黨要在這次選舉全面殲滅國民黨!結果,民進黨慘敗!

國民黨或許沒資格教訓民進黨,但是台灣人民有絕對的權力,教訓傲慢偏執及倒行逆施的執政黨!政黨輪替的啟示錄其實很簡單:以具體行動實踐真誠的愛與包容,建立清廉良能的政府,消除對立及仇恨的意識形態,帶給人民安康富庶的生活。

這次選舉帶動強烈「韓流」的韓國瑜市長及國民黨的父母官今天就任,將面對新局勢的艱辛挑戰。歷史是否重演,台灣人民開始檢驗!

   
趙春山/兩岸一家人,凡事好商量
趙春山/聯合報

最近在中國大陸參加了幾場由對岸重要智庫舉辦的學術研討會,主題是中共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兩岸關係和台灣前途,但場裡場外話題都繞著高雄市長當選人韓國瑜打轉。大陸智庫人士對韓的感覺是「似曾相識卻又陌生」。熟悉是因他在媒體的曝光率,但搞不清楚的是這個政治素人,居然會在台灣政壇掀起一股「韓流」。

韓國瑜日前表示,如果台北市長柯文哲認為兩岸一家親或九二共識已被標籤化,那只是在嘴巴滑過去而已,不會有效果。韓國瑜強調,如果是從心裡面認知,不光是坐而言,甚至起而行,自然有不同的效果。韓國瑜果然是政大東亞研究所出身,他的一句「從心裡面認知」,說明他已「活學活用」在學生時代接受的「匪情教育」。

最近九二共識出現了許多不同的版本,最荒誕的是居然有人把它等同於「一邊一國」。但見怪不怪,這些人或許認為,九二共識是打通兩岸任督二脈的萬靈丹,吃了就能百毒不侵,而不必管它葫蘆裡裝的是什麼膏藥。

對岸把九二共識視為兩岸協商對話的政治基礎,是因為過去兩岸以求同存異的精神,對「一個中國」的認知已建立了政治互信;經過雙方長期的交流互動,也累積了若干具體的成果。一九九三年四月新加坡的「辜汪會晤」,以及二○一五年十一月新加坡的「馬習會」,就是雙方在九二共識的認知下具體操作的成果。

兩岸一家親的關鍵是認知「兩岸一家」,要達到「親」的地步,必須如習近平所說,要雙方能「心靈契合」,並形成「命運共同體」。所以兩岸一家親絕對不是標籤,它的重要性在於認知的問題,也就是文化認同和民族認同的問題。有一家人的認知,就不會出現「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疑慮。如把認知轉化為實際行動,兩岸就不會做親痛仇快的事,就會互助合作。

柯文哲初提兩岸一家親,確實讓對岸受寵若驚,認為他既不是敵人那就是朋友,故雙城論壇能順利推動。但柯市長對自己的說法反反覆覆,也讓對岸頓時產生「敵友難分」的錯覺。不錯,對柯市長而言,兩岸一家親或許已被標籤化;但柯忘了對中共而言,接受他的說法也只是一個政治考量。

民進黨不接受九二共識,當然更不會接受兩岸一家親,民共之間因此既沒有共同的政治基礎,也沒有民族和文化的相互認同基礎,兩岸關係自然走上山窮水盡的絕路。所謂「窮則變,變則通」,民進黨政府只有改弦更張,民共關係才會有可能出現「柳暗花明又一村」。

國民黨在九合一選後正忙著「打掃乾淨屋子」,角逐大位者對於兩岸關係的定位有必要說清楚講明白,這是未來總統大選時必須接受選民檢驗的一個課題,也是推動選後兩岸關係無法逃避的一個議題。

兩岸長期分治,雙方存在制度和價值觀的差異是很自然的事,只要認知「兩岸一家」,親或不親都沒有關係。一家人離開久了當然就不親了,多多走動、常常交往,自然就會親了。如果大家對問題有不同的看法,既是一家人,凡事好商量,不必搞成吹鬍子瞪眼睛,甚至最後淪為骨肉相殘的局面。中國人常說「以和為貴」,這麼簡單的道理,為什麼用在兩岸關係時,竟會如此地「知易行難」!

(作者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

   
升學不是人生唯一道路
臺灣教育的問題之一是,少子化加上教育部消滅技職的政策,高職、五專消失,人人都是大學畢業,變成學歷通膨。技職教育如何再造讓人才更加適性適所,在職場各自發光發熱?

最帥聯名來襲!Vans攜手太空總署打造限定鞋款
Vans這個從美國街頭紅透半邊天的品牌,不只一般年輕人愛穿,連「歐巴」孔劉多次來台都是穿著Vans鞋現身機場。而近日品牌更是找來美國太空總署合作,打造男人都想要的限定聯名鞋款。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