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正逐步走向疫後的新常態,產業界除了關心疫情、通膨與物流等議題,下半年開始會愈來愈熱的話題是「減碳」,而這個議題的影響將延續長達數十年之久。減碳議題除了影響國際政治外交走向,對產業經營與投資樣貌也將帶來質變。政府目前施政重點放在防疫,但減排一事影響我國產業經濟與環保既深且遠,政府必須帶頭讓減碳議題加速前進。
全球減碳的焦點會是在今年11月於英國登場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COP26),中國大陸與美國這兩個東、西碳排大國將在這場會議上相會,不同於美中在其他議題上的分歧與對抗,兩國政府在推動減碳一事上有許多交集。美國總統拜登一改前總統川普的路線,重新參與巴黎氣候協定並推動減排;中國大陸首個全國碳市場交易本月底上線,可望發展成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場。
美國與中國加速推動減碳,加上原本就是減碳領頭羊的歐盟,可以看出全球主要經濟體動向,這除了關係氣候變遷的控制,更關係各國產業的版圖變化與國際貿易規則的改變,各國都希望在碳排一事上搶占制高點,這既是國際外交上的博弈,更是全球產業間的競逐。歐盟現在是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場,碳交易規模已逼近1,700億歐元。在亞洲,南韓是亞洲首個啟動全國性碳交易市場的國家,是全球第二大碳交易市場。
台灣產業即將面臨的第一個挑戰是碳稅。研究顯示,如果全球企業立刻面臨碳稅的衝擊,全球股市可能因此出現4%到20%不等的跌幅,這代表產業將面對碳成本上揚的挑戰。我國多數企業都未正視碳成本的存在,因為企業生產時首先考慮當地環保法規,而非產品最終銷售地的要求。碳關稅上路後,企業將生產基地轉往碳排放管制較鬆的策略已不可行,產業會更真實感受到碳成本的存在。
對一般投資人而言,碳成本也非遙遠的存在。舉例來說,近期國內股市交易最熱的航運族群,未來數年將會深受碳排議題的影響。由於更嚴格的碳排管制,船公司若不是要新建造更環保的船舶,就是得讓現有的船舶採用較慢的航速以符合碳排標準。不論採用哪一種模式,都會對航運業本身到全球物流樣貌產生深遠的影響,也牽動著投資人選擇個股的投資策略。
相較於國際間的減碳話題正熱,我國在減碳上的動作顯得落後,這與政府施政優先順序相關。蔡英文總統的第一任任期在減碳一題上幾乎沒有前進,她的能源轉型政策雖然確立了核退綠進的目標,卻沒有解決碳排的問題,直到今年蔡總統才在元旦談話中提及了減碳,政府終於開始正視碳排議題對我國的影響。
蔡政府過去的減排策略太過偏重在發電領域,發電確實是碳排的主要來源,但並非唯一,產業、交通運輸到農業都有碳排,如何訂出符合我國產業發展需要的碳中和路徑,比單純訂出一個碳中和的時程表更加重要,這需要從綱領性政策的制訂,到法規的配套與鬆綁,引導民生經濟走上重視減排的發展道路。
政府的當務之急是評估COP26會議可能產生的結論與影響,提早應變與準備。對產業而言,更需要的是一個可應對中長期減碳方向的法規與市場。政府迄今還沒確定如何設定碳排放總量的合理分配,對於碳交易的權責機關尚無定論,如何刺激國內產業研發減碳或低碳技術也缺乏產官學的整合。歐盟2005年就開始實施碳交易,發展十多年才有今天的規模,南韓的碳交易也已進入第六年,相較之下我國在碳權、碳稅費等議題上仍在起步,現在該是政府加速進行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