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研快樂日語初級報】提供日文初學者實用生活日語,以及東京旅遊資訊,體驗日本文化並將所學用於生活中。 【好繪本格林報】破解好繪本中的圖文密碼,將繪本如何好的祕訣告訴你!並增加帶讀技巧,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3/10/01 427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短就是酷」高雄國際短片競賽登場
專訪選片人鄭秉泓
 
文 / 游千慧

高舉「短就是酷」精神旗幟的高雄電影節,以奇幻、辛辣、惡搞以及綠色電影聞名的短片競賽,已邁向堂堂第三年,這一屆的國際短片選片人由Ryan(鄭秉泓)擔任。由於影展今年共收到564部投件作品,足足比去年多了一百多部,選片人笑著說在一個半月內便把所有參賽片看完,他必須在有極為有限的時間內找出優秀作品,又累又滿足!而雄影短片競賽祭出超過六萬美元的總獎金,因此也吸引了來自坎城影展、威尼斯影展、安錫動畫影展、東京短片節等得獎短片來參與競賽,目前入圍作品共有71部,分為十二個主題。

選片人還很興奮地提到,他說服館方在今年做一個新嘗試,將於10/16舉辦一個大場次,從8點到12點不中斷的子夜場,稱作midnight scream短片夜驚魂,僅賣一張票的價格,讓觀眾整晚享受恐怖懸疑片、次文化、瘋狂、賣血片,因為僅此一場,有別於以往的活動場次,屆時還要規定配合演出,做幾個限定造型鼓勵觀眾變裝參加。高雄一直都沒做過影展的扮裝派對,希望能趁這個機會讓港都的觀眾「解放」一下,當然也會有贈品吸引大家來狂歡、共襄盛舉。

雖說是以奇幻色彩為基調,但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短片也不乏普世性的劇情,以及美學、創意的展現,就讓我們看看高雄電影節如何藉由「國際短片競賽」建立起國內外短片創作者的競技平台,進而透過國際影展觀摩交流。本週《放映週報》特別南下採訪了選片人Ryan,請他詳述這次競賽收件、評選的精彩過程,並談談他強力推薦的傑出作品。

先談談你個人的選片原則(方向)為何?

Ryan: 因為我是唯一把所有片子都看完的評審,其實也有點像是代表館方的立場,加上我們很盡責地行銷它,所以也需要找容易賣的作品,在看片時我會自我提醒這件事。此外我也會兼跑幾場校園講座,學校也希望我能挑幾隻好看又能寓教於樂的短片,依照這個方向,我就先從高雄獎、火球獎、跟SOS拯救地球獎幾個獎項作為依據,選定作品風格。

其實初選的時候,評審都是按照美學給分,所以有些次文化的東西,確實會被忽略。然而,綠色議題也是雄影一直很注重的,以長片論之,就很注重紀錄片、人權、環境議題等,我們希望這些東西也能延伸到短片選片上,所以在議題上面我會盡量力保一些在美學上不足,可是卻有強勁社會議題的片子。譬如看坎城影展或柏林影展,一定會有些好萊塢星光的東西,那你就知道那是負責走紅毯、營造話題、給媒體寫八卦的(笑)。所以我們在初審時,就有先跟評審說清楚以選片概念取代審片概念,建立在一定水準上,不單只靠美學藝術,而是要選代表性多元的,今年最麻煩的是要一直調整這部分。

我們並沒有要評審都選擇國際知名影展入圍片,只是一直告誡評審以多元方式選片,但看大家初審的分數,還是以美學為最大依歸,所以我才必須作協調。

高雄電影節短片競賽已邁向第三年,今年跟以往有什麼不同?

Ryan:今年換了評審方法,與去年相比,去年較為單純分為奇幻組、綠色組跟國際組,每組評審就各自看完,但今年採取完全不分類,再依照獎項奇幻獎、火球獎、不分類獎、綠色獎等等作區分,因為限制少所以寄來就更多,變成初審上面會更麻煩。今年初審採分組形態,原則上分三組,大家交叉看片,每組分別進行篩選,最後每組篩選到剩下129部片,大家再一併把這些片看完,並從中選出這71部片。

以台灣來講,通常國內影展徵片大概是從四、五月開始,有一批來投高雄電影節的短片,另外則去台北電影節或是其他影展。然而7月15日之後又湧出一大批,我猜是因為台北電影節差不多結束了,有很多導演趁北影結束後沉澱一下,把一些東西整理起來,再另行寄出,不過這次我們國片徵的都還滿順利。國外部分,也同樣在七月中之後暴增了一大批,原因我只能猜測是坎城影展的關係吧。


《探監時刻》(Silent)劇照,本片為今年坎城影展最佳短片得主。

既然採取不分類進行競賽,那入圍的影片要如何在影展上呈現?

Ryan:關於影片主題的命名其實很有意思,在不同的單元中,我認為要把台灣電影跟外國電影打散置入,而不是台灣自己玩自己的,我們盡量將一兩部具主題性的台灣短片跟外國短片進行對照,以達成平衡。比方說,我覺得今年動畫很強,所以把它們從71部片裡面特別挑出,做成兩個90分鐘單元,分別為「動畫短片特別企劃:逗陣男孩篇」;另一個是「動畫短片特別企劃:勇氣女孩篇」,它的交集剛好是分別講男生或女生的短片,這個也是從國際影展偷學過來的概念。另外我們也把描寫夜晚方面的單元命名為「情迷夜難熬」;較為懸疑緊張就被分配到「部部驚心」,諸如此類。

從去年開始我是當初審兼複審,那時我建議,以往國際很多對短片是不分類的,像英國愛丁堡影展後來也常不分類,從去年開始我想到可以照特定主題處理,這些特定主題不一定要照愛情、恐怖類型分類,而是想個比較可愛的題名,像去年有關於媽媽的議題,我們就叫做「聽媽媽的話」,有些發生在一夜就叫做「一夜瘋狂」,那個單元後來全部都得獎,這種以文案標題的形態,好像蠻有效果的。因為觀眾對短片常常會覺得琳瑯滿目但是不知從何看起,而去年短片就因此分為九個標題,給大家比較好的切入點。以校園講座例舉,推廣過程的片單裡會有很多片名,讓校方有點無所適從,所以我們就藉由透過小標題的方式,讓他們比較好入門。今年也是沿用這種方式,只是玩得更徹底。

延續以往雄影對綠色議題的關心,今年有那些議題式的作品?

Ryan:在台灣的短片中,今年有兩支學生作品相當有趣,分別為《母親》與《釘子戶》。《母親》主要講述死刑問題,身為金鐘影后的萬芳在片中飾演受難家屬,嫌犯的媽媽竟然是她鄰居,這就是一個很微妙的道德難題;另外《釘子戶》也很有話題性,雖然完整度沒有《母親》高,但很多評審對《釘子戶》感到驚艷,內容講述如士林王家、大埔事件,從一個家庭要抗拒或家拆建自家房子的內心戰喊話,之間有學生來支援,家裡內部也有不同的發聲。我覺得台灣導演要拍出有現實感的東西都很不容易,尤其長片都要肩負賣不賣錢的重擔,短片能像這樣維持跟社會土地的脈動,其實是還滿感人的。

另外,同樣入圍的《酥油燈》議題呈現是運用不言而喻的方式,這位中國導演應該是在巴黎唸書、創作,內容是透過攝影師去四川幫遊牧藏民拍照,背景放上西藏的布達拉宮,再加入一些全球景點,透過這種看起來好像很平淡的故事,其實是在諷刺中國對少數名族的保留區,以及對傳統與現代間的衝擊。這相當符合雄影的綠色議題精神,綠色不僅侷限在環保,而是整個綠色的思維跟精神,以及人類安身立命的所在,對於自己土地的認同。


《酥油燈》劇照。

今年與「東京國際短片節」(Short Shorts Film Festival & Asia)的合作模式和去年相同?

Ryan:今年仍有合作,但是因為國際短片競賽規模變得更大,從去年的九組變成今年十二組,整體也壓縮到Short Shorts Film,所以與日本締結合作方面濃縮一個單元,對方也同意了,他們自己規劃日本本土新銳作品到雄影放映。而Short Shorts Film今年也推薦好幾部得獎或是頗受好評的影片來參與競賽,我們也同樣推薦台灣短片去那裡比賽,今年也順利入圍好幾部。或許是因為Short ShortsFilm本身是一個公司,他們要把影片影像放到自己的平台銷售,所以他們的片子相對商業。整體來說,今年日本獨立短片沒有去年精彩,所以獨立短片應該都沒入圍,其他評審也都沒給分數。.....詳全文>

 
誰的祖先?誰的記憶? 民族誌影展《南海舡人的回憶》
文/ 林浩立
對所有人類學系的學生而言,波蘭裔英國人類學家布朗尼斯洛•馬林諾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 1884-1942)他是第一個離開舒適的陽台,走入村落中與當地人長時間生活互動以獲取資料的研究者。他是「功能論」與「參與觀察」研究方法的創始人。他在1922年出版的民族誌《南海舡人》(Argonau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是學生們耳熟能詳的經典著作。在討論那個字是唸「缸」還是「工」之餘,我們也都知道那散落於巴布亞新幾內亞東方海洋的初布蘭群島(Trobriand Islands),以及當地人進行的庫拉(Kula)交易圈:順時針方向繞行交換的項鍊soulava,逆時針的臂環mwali。收到禮物的人回以更大的回禮。他們要累積的不是狹義的經濟價值,而是聲望和地位。.......詳全文>
 
另一種鼓聲-社會公義獎入圍影片《流浪的狗》林英作導演專訪
文/ 許瑞福
「遇到一個與我氣味投合並且信任我的角色,是拍攝紀錄片剛開始最重要的事情了」,林英作說。導演林英作,出生於宜蘭,成長於台北,畢業於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曾經拍攝紀錄片《宜蘭魁儡戲》,紀錄精彩的宜蘭魁儡戲的消失過程。.....詳全文>
 
動靜之間的感性銀幕:速記《郊遊》
文/ 孫松榮

2013年近五月底,蔡明亮剛完成新作《郊遊》的剪接,我有幸在這本撰寫他的專書交稿之前到「聲色盒子」去看尚處在音效製作階段的影片初剪版本。這部長約兩個小時多一點的影片,蔡明亮及其團隊捨棄了膠捲,第一次以數位攝影機拍攝長片。對於一位一直以來即以底片來思考與創置劇情長片的導演而言,這無疑是一項極為重要的轉變,值得關注。當然,對蔡氏而言媒介並不構成影像創作最絕對與先決的必要條件,無所謂類比與數位交鋒甚至對決的難題。相反地,數位媒介有助於創作者思考不同的、異質的、嶄新的影像構成,進而實踐潛在的影像理念。.......詳全文>

 
甘願孤獨:《人間師格》
文/ 謝璇、Gina Wang
在亨利來到這所學校的同一天,哈特博士來到校長辦公室與校長談論學校經營不善的問題。儘管哈特博士表面上所提的建議看似有理(例如為學生好而改變辦學方式、讓學校苟延殘喘不如直接關閉),但實際上卻暗藏著企業經營的態度,其中又牽涉到該博士等的代表人物故意有心拖垮該校名聲,讓學校倒閉以做更有利潤的投資……等等。校長直指:「Don't pretend like you don't know the game.」意思是她已看穿哈特博士的把戲(game),要他卸下偽善的面具,直接大方承認其以利益優先的的考量。.......詳全文>
 
 
 
 
國立中央大學 電影文化研究室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Film Studies Center,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