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瞭解最時尚、自然的Life Style?輕鬆成為新時代生活達人?【晨星生活元氣報】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生活訊息! 【遠流親師悅讀報】介紹繪本、青少年選書與教養議題,讓家長與老師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一起快樂「悅讀」。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09/25 第1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李崇建•聽我說 孩子和手足爭寵
 
李崇建•這樣說 從接納開始到回饋以愛
 
 
孩子和手足爭寵
文/爸爸來信
我們家有兩個女兒,只要我們稱讚小女兒一下,或是請大女兒幫忙小女兒,她就會不高興。大女兒會說那妹妹比較乖就是了。不然就會做出一些不理性的行為,我跟我老婆都很頭痛,想請老師給些建議。
從接納開始到回饋以愛
文/李崇建
我也曾經愛計較

我在家中是次子,卻排行老大,兩歲的時候二弟出生了。父親42歲才生下我,之前我夭折了一位兄長,想必我獲得父親極大的關愛。但是弟弟出生了,父母給我的愛也許並不少,但是看見弟弟被關懷、被照顧,我心中也許覺得被剝奪了某些關愛,因此我有了「惡毒」的舉動。

那是我剛滿兩歲的故事,父母親說:「兩歲的時候,你竟然去摳弟弟的眼珠。」他們的解讀:哥哥嫉妒弟弟。

也許我的行為,是出於對弟弟的嫉妒。但兩歲的事情,我完全沒有記憶,但我記得三歲左右的事件,那時我住在板橋的眷村,窗外的陽光明亮,照在弟弟的嬰兒車:我咬了自己的手臂,高舉手臂上清晰的齒痕,向母親投訴:「媽!弟弟咬我。」

媽媽生氣的說:「你弟弟又還沒有長牙齒,怎麼會咬你?」

記憶中,我常計較誰得到的關愛較多?彷彿皇帝後宮爭寵的戲碼。

我對這些記憶深刻,使得我面對孩子爭寵的狀況,有更多的理解與接納。因此我常邀請父母回想:自己有無受冷落的經驗?有無受傷的感覺?有無不被重視的感受?這樣的感覺,並不代表事實,但這樣的感覺很不好受。

當人有了「受冷落」、「受傷」、「不被重視」的感覺,如何才能撫平?

孩子心靈的傷

當父母覺察孩子受傷了,該怎麼應對呢?我邀請父母讓孩子感受「愛」,而不是責備孩子。因為孩子能發展成健康的人格,最重要的元素是愛。

但是那個父母不愛孩子?但我們卻常看見孩子身上沒有愛,而是充滿傷痕。

孩子的成長過程,是以感覺認識世界,因此當第二個孩子出生了,老大常常會感覺被剝奪了原本擁有的權利,而產生了失落的感覺。

有時候大人不知如何處理孩子的感覺,讓孩子內在感覺「自己是可憐的」、「加劇的失落感」、「受傷且無助的」,孩子便會持續負向討愛的行為模式,長大以後也學不會自我負責。

大人在無意間,也常常讓孩子受傷了。

比如下列這幾個畫面:

奶奶逗孫子:「奶奶要去買糖糖,不帶你去喔!」逗得孫子哭了,奶奶才跑過來抱著孫子解釋,「奶奶最愛你了,當然會帶你去啊!」

家庭裡誕生了新生命,大人歡迎新生命之餘,還不忘對老大調戲:「姊姊!媽媽生弟弟囉!不要你囉!」

這是在玩心靈受傷的遊戲,為何有人玩這樣的遊戲呢?也許大人的心靈也受傷未被療癒。

因此我常看見大人的傷,呈現在與孩子互動之中,比如我看見一位媽媽哄姊弟吃飯,告訴兩位孩子:「趕快把飯吃完,吃完了就給你們吃冰!」弟弟很開心地說:「耶!我要吃冰。」媽媽稱讚弟弟好乖。只見姊姊停頓一下,口中嘟噥的說;「我不要吃冰!」

雖然不清楚姊姊心靈,經歷了什麼複雜的過程?說出這句話,但這是個簡單的應對。

是有趣的是,媽媽看見姊姊不領情,不要吃冰的時候,卻憤怒的回應:「你不想吃就算了!我也不想給你吃。」

姊姊因此坐在角落生悶氣。

很有趣不是嗎?不管姊姊是不是負氣說這句話,媽媽怎麼會生氣呢?這是大人心靈未治癒的傷,隱隱作痛著,也交纏著孩子的傷。

溫柔堅定地表達愛

當家中迎來第二個新成員,父母會撥出大部分心力在新生兒身上,若是覺察老大的失落,不妨認真的拉起孩子的手,專注地看著孩子眼睛,溫柔地告訴孩子:「我非常愛你,但是弟妹剛出生,爸媽會分出心力照顧他,但是我要告訴你,我們非常愛你。」

這是感知孩子心理,將愛傳達給孩子的方式。

若是如來信的爸爸的提問:「當父母稱讚小女兒,大女兒就不高興呢?」

我要邀請父母先接納,才能靜心面對這樣的處境。

父母可以先深呼吸,握著大女兒的手,眼神專注且平行看著孩子,問問大女兒:「當我稱讚妹妹的時候,妳會生氣嗎?」

在等待大女兒回答時,停頓久一點,給孩子接觸自己內在聲音的時間。

若是孩子沒有回答,就再問問:「當我稱讚妹妹的時候,妳有難過嗎?」

若是孩子回答有生氣、難過,或者扁嘴不語、流淚來表達生氣與難過,請父母溫柔的告訴孩子:「爸爸知道妳很生氣。」或是「爸爸知道妳很難過。」

再停頓一點兒時間,讓孩子情緒有流動的機會。再緩緩告訴孩子:「爸爸很愛妳。」

請父母將語言停留在這兒。當孩子以賭氣、負面的表達質問父母時,若是父母常陷入和孩子解釋與鬥嘴,便請父母無須以太多語言回應,只要堅定的告訴孩子:「爸爸很愛妳。」這樣就夠了。

當父母這樣回應,孩子仍舊會間斷地以負向方式,比如文中提問的「不理性的方式」,表達渴望愛的需求。也要邀請父母,那就不斷這樣回應吧!回應完就給孩子停頓,接納他們的失落與脾氣,因為有了接納與愛為後盾,孩子會漸漸改變言行。

至於請大女兒幫忙小女兒,她就會不高興。那就尊重大女兒的意思,切莫以幫不幫忙,來判定孩子乖不乖?值不值得被愛?就算大女兒不幫忙,也請父母謝謝大女兒,如此誠實表達自己的意見。

我相信孩子在真誠的互動中,能夠感覺愛的流動,也就漸漸會治癒傷痛了。

歡迎家長、老師們來信提問教養上的疑難雜症,李崇建老師將為大家解惑。

提問信箱→aquarius@udngroup.com,來信請註明「請教李崇建老師」,謝謝。
我想加入一起玩,可是同學拒絕我…
學校就是小社會,是孩子遭遇各種人際練習題的第一個場域。被排擠、被同學罵該怎麼辦?我想加入同學的小圈圈,該怎麼做?這些人際課題在課表裡看不到,在人生路上卻比任何一門認知學科都重要。

台灣人真的在意食安嗎?別鬧了。
全國人民難得同聲大罵:「這黑心廠商怎麼讓『人』去吃『餿水』所提煉而成的油?是把我們當x嗎?分明不把人當人看啊!」先別那麼氣,請回答這個問題:「台灣人真的在意食安嗎?」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