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彥淳
20年前,《財訊》社長謝金河與副總主筆郭庭昱前往深圳採訪鴻海董事長郭台銘;那是1999年9月,台灣第一家媒體直擊鴻海的大本營。當時郭台銘就在簡陋的辦公室裡,拉把鐵椅子坐下來談,聊到半夜12點,郭台銘還興致勃勃地跑到警衛室拿鑰匙,要帶大家看工廠;「大家都累了,只有他還精神抖擻,是非常有執行力的企業家。」庭昱如今回憶起來依然印象深刻。
憑著這種拚勁,鴻海布局橫跨4大洲、旗下24家上市公司,總營收規模突破5兆元,讓經濟選民十分期待。但沒有人可以否認,若沒有中國提供低廉生產成本、官方大力給予政策優惠,甚至不可言說的政商關係,就不可能有今天的鴻海,台灣不可能再複製這種經驗。
而且郭台銘最擅長的能力,就是把品質做得比別人好,價格比別人低,甚至不惜祭出負毛利來逼退競爭者;這是典型的代工思維─以高度的節制成本,來擠壓大量生產規模的微薄獲利。在台灣人力、物力資源有限的條件下,用來擘劃國家的總體經濟發展策略,無疑都是背道而馳的。
郭台銘用獨裁霸氣的建立了鴻海帝國,然而,領導一個現代民主國家,需要的是包容的胸襟、溝通的耐心,以及柔軟的妥協身段。從「企業製造」到「政府服務」的維思差異,考驗郭董的轉換功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