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典藏藝術網_首頁 典藏藝術網_古美術
2012/10/16 554  訂閱/退訂  看歷史報份
直接訂閱
本期索引

□ 本期精選/養精蓄銳12年,縱深六百件藏力!

不同於以往只出版一本圖錄,此次四大精裝圖錄巨冊,重達10公斤,典雅沉邃的荷蘭布書封、質地細緻的德國進口紙內頁,器物166件、珍玩186件、書畫132件、油畫157件,共641件展品,結結實實地表現清翫的品味與實力。

□ 新聞/臺灣總督,年俸六千圓

日治時期政府與民間為確實掌握人事動態,乃編纂為數眾多的職員錄,內容載職員官等、勳位、俸給、出身等......

□ 新書/原點──詩人思想者史作檉訪談錄
史作檉是當代極其重要的哲學思想家,更曾被中國大陸「北京大學出版社」喻之為華人世界唯一活著的哲學家。 透過史作檉對自己真實坦誠、毫無保留且絕無憐憫的陳述,在訪談問答之間,一個哲學家的思想精髓及哲人生涯逐漸展現。


【學習如何欣賞藝術】系列

時代與繪畫的糾結!
陳澄波繪畫解析

日 期/2012.10.28(日)
時 間/下午2:30至4:30
地 點/李淑珠(日本京都大學美學美術史學博士,東亞近代美術史專家) 藝術生活∼

 
 
專題

鴻禧美術館副館長廖桂英。

養精蓄銳12年,縱深六百件藏力! top
文/藍玉琦

清翫雅集諸賢,既聲應氣求,不復如疇昔士大夫之自珍自秘,日往月來,每各出所藏,相與欣然翫索鑑識,為歷史、文化藝術增色。以今視昔,向之所謂不輕以眎人者,轉足為達人識者所笑。雅集諸賢,既以所擁相尚高,而端居自怡,養性養靜固自若也。 —— 2000年 秦孝儀

五百年前的騷人墨客收藏癡癖,與風颻颺到了1992年的台灣。 「清翫雅集」取名自明朝嘉靖年間專門講述收藏之書《清翫》,該書冊內容包括了「清翫字畫」、「清翫瓷器」、「清翫銅器」,與清翫此一收藏團體相遇合,涵濡博雅古風。

清翫雅集成立於1992年。1995年8月5日於歷史博物館舉辦「中華文物集粹:清翫雅集收藏展Ⅰ」,藏品首度公開向大眾展出,展現藏家們傲人的收藏實力;同年9月應邀於北京故宮舉辦「台灣清翫雅集收藏文物精品展」,自此「清翫」成了台灣收藏界的代表詞。1998年、2000年於鴻禧美術館展出「中華文物集粹:清翫雅集收藏展Ⅱ」及「千禧年清翫雅集收藏展」;2009年應北京首都博物館之邀和大陸藏家一同參與「盛世氣象——海峽兩岸重要藏家文物收藏展」。一路走來,清翫是主角,居於幕後的重要功臣則是鴻禧美術館。

今年「清翫雅集廿週年慶收藏展」,張益周擔任總策劃,內容分為器物、珍玩、書畫、油畫四大項,由李明德、蔡辰洋、石允文、施俊兆擔任召集人,一樣由老朋友鴻禧美術館協同籌辦。距離上回清翫收藏展已有12年,又因收藏風熾,這次受到華人收藏界、文物書畫界更多的注目與期待。向來低調的理事長潘文華也身先士卒,為展覽打前鋒首次開放媒體採訪,他說:「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亦經由潘文華的整合力量,此次展覽是清翫歷次收藏展,成員們參與度最高的一次,每位會兄不祕藏家寶,將藏品曝光,堪稱全體總動員。

面對眾人的引頸,有著多次辦展經驗的鴻禧美術館副館長廖桂英說:「以前可能還是小巫!這次是大巫!這次的量太大了!」不同於以往只出版一本圖錄,此次四大精裝圖錄巨冊,重達10公斤,典雅沉邃的荷蘭布書封、質地細緻的德國進口紙內頁,器物166件、珍玩186件、書畫132件、油畫157件,共641件展品,結結實實地表現清翫的品味與實力。廖桂英說:「一剛開始想說還是一本圖錄,但這幾年來清翫會眾增加,大家的收藏也都愈來愈好,一本擠不下,就由一本到二本,器物珍玩一本,水墨油畫一本,後來覺得這也不太夠,就變成四本了。分冊過程中,要考慮到內容不能太貧瘠,要質量俱精。清翫最擔心的就是內容不夠豐富,不能呈現清翫收藏的整個面向。」原預定在2月確定一本圖冊的展品內容,後於5月時決議改為四本圖錄,在時間的壓縮下,鴻禧美術館面對的挑戰也由此展開。30多位會員提供的藏品圖樣,有的是數位檔案,有的是相紙,有的是底片,也有的是幻燈片,加上圖像拍攝的環境光、背景皆有不同,在圖錄呈現上也就得多處協調著墨。美術編排等細部設計上即花費了兩個月的時間。9月中旬圖錄的編排已近尾聲,即將付梓印出,樣稿上卻仍清楚可見紅筆標註,這近乎完美苛求。

全文未完,摘錄自【典藏•古美術】十月號•第241期

 
新聞

《臺灣人士鑑》共有1934年、1937年、1943年三版本,三版皆載傳主之嗜好、學經歷,但收錄人物之身分類型不盡相同。收錄台人改姓名前後之姓名為1943年版特色。

臺灣總督,年俸六千圓 top
文/藍玉琦

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洩漏日治時期個人資料!?8月7日至12月16日於該館臺灣學研究中心「人文薈萃─館藏日治時期名錄類書展」,展出《臺灣總督府職員錄》、《臺灣全島將棋名鑑》、《臺灣歐美同學會名簿》、《在臺?信州人》、《臺灣人士鑑》、《台灣實業家名鑑》近20本名錄傳記,近萬筆個資,通通翻出來。

日治時期政府與民間為確實掌握人事動態,乃編纂為數眾多的職員錄,其中最早獨立出版者為1898年臺灣日日新報社出版的《臺灣總督府職員錄》,內容載職員官等、勳位、俸給、出身等,當時一石米約11圓,「臺灣總督年俸六千圓」。名簿則以民間團體為主,依照性質不同,可分為教育團體名簿、同好團體名簿、縣人會名簿和工商團體名簿等,各名簿載有該團體成員的姓名、地址資料。另外:「人士鑑」刊載日治時期台灣社會各領域中有名望之人物,刊載人物學經歷、職業或興趣等資料,在《南部臺灣紳士錄》民間行號經營者的收錄上,則訂有年收入門檻,餐飲業者需達三千圓,建築業者需達五千圓等。另有:長篇傳記、小傳、自傳等,而部分名鑑、傳記則帶有編纂者對傳主之評價。而,致力於各類名鑑的編纂工作者,其中又以記者居多。這些名錄類書保留了各領域官、民人事資料,為研究日治時期臺灣各領域人事變遷珍貴的重要文獻,也是了解日治時期產業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時不可或缺的基礎史料。

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員蔡蕙頻說明:「名錄類書於1920年代大量出現,這和都市化發展、社會階級分化趨細、社會結構穩定、人際交流的需求有關。在研究方面最主要可在二個面向:官方機關首長及組織的變化、人事結構的異動,可看見日政權與臺灣社會間的交互關係;研究特定團體或個人的生命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料。」她並提出諸多有趣現象:對比官方職員錄,可發現許多日人曾外派至朝鮮,後到臺灣,最後再返回日本的狀況,顯示出日本大帝國圈人流移動的特色。而出現人像寫真攝影的名錄中,部分照相館扮演著贊助者的角色,以作為廣告宣傳效果。

展覽期間並配合主題播放相關影片:10月13、24日「血染的油彩:陳澄波」;11月10、21日「夾縫中的民族主義者:林獻堂」;12月8、19日「不斷再生的醫學博士:馬偕」,並於10月13日舉辦臺灣學系列講座「部落調查與異文化採集─臺灣民族學的腳蹤」。

全文摘錄自【典藏•古美術】十月號•第241期

 
新書出版
 
《原點──詩人思想者史作檉訪談錄》 top

作者:王英銘
定價:360元

特價285元

終其一生,史作檉對於生命始終進行著永無止息的哲理省思與實踐。
史作檉是當代極其重要的哲學思想家,更曾被中國大陸「北京大學出版社」喻之為華人世界唯一活著的哲學家。本書是關於史作檉思想發展的自述,書中構築了史作檉幾個重要階段的思考歷程,不僅脈絡清晰,同時更真切地反映了他生命的軌跡。read more...


訊息公告
賈伯斯逝世已一年
正值創辦人賈伯斯逝世一週年,過去一年來沉浸於悲傷之中的蘋果圈,現在該好好正視未來,面對一個最根本的問題:是否蘋果最有突破性的產品已在賈伯斯手中盡出了?

秋日藝術搖滾
或許你已感受那入秋後的涼意,但你有注意到藝文活動的持續延燒嗎?2012藝術家博覽會、台北雙年展、Art Taipei和台灣美術雙年展,都將讓您看到東西方的創作鮮活力和老中青三代藝術家不變的熱情。
 

其他相關新聞請見典藏藝術網  聯絡e-mail:service@artouch.com 廣告刊登:02-2560-2220 ext.310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