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193天霾害 戴口罩才敢出門 文/葉庭瑄(15歲,台中居仁國中217)
各國領袖女士、先生,大家好:
我是來自台灣的葉庭瑄。
從前我的家鄉舉目可見朗朗晴空、皚皚浮雲和芬香空氣。近年來,「霾害」嚴重,細懸浮微粒的指標常達到危險等級,那幾天,我必須穿戴口罩才敢踏出家門,否則一股臭味撲鼻而來,接著不停地打噴嚏,伴隨嚴重的咳嗽。台灣一年中有193天屬於霾害,甚至出現罕見的「血日」,這是前所未有的事!
霾害主因來自工業汙染排放、燃燒石化燃料,我們應該在環保與經濟發展尋求平衡點,如火力發電雖便宜,但各國不應無節制地濫用,可採用西班牙設計的風力發電機,成本雖昂貴,卻可減緩霾害。另外,櫛比鱗次的城市中可用我國陳瑞文先生發明的吸水柏油路,不僅可以淨化水質,亦可以淨化廢氣。
氣候正在變遷,我們不能置身事外,世界已是一體,應當永續合作。懇請各國領袖回想6年前哥本哈根的遺憾,若能在今朝攜手簽訂氣候協議,我們的子孫將能保有在蔚藍天空下恣意奔跑的回憶。
我會這麼做/隨身攜帶水壺 少買手搖飲料
蒸鬱漶漫時節,人手一杯飲料,手搖飲料店已成街道上最沁涼的一道風景。人們口乾舌燥時習慣來上一杯飲品,每年超過15億個塑膠杯被拋棄,製造這些杯子耗費的資源極大,而大多不能回收利用,實在是環境殺手。
我出門時都會隨身攜帶水壺,盡量少在便利商店或是手搖飲料店購買商品,如此一來,不僅減少這些商品在生產過程中所製造的二氧化碳,也能夠達到省錢,健康的功效!
第六次大滅絕 防堵就靠你我 文/林芸(15歲,台中居仁國中217)
各國領袖,大家好:
我是來自台灣的林芸,全球暖化這個重大議題一再延宕,各國無法和衷共濟,溝通總有隔閡,氣候變遷迫在眉睫,時間已不站在人類這端。
我認為主因是工業生產伴隨大量二氧化碳,若為了減低排放,工業發展將會停滯不前,經濟停擺,國家整體收入下滑。且日常生活中的電器用品、運輸工具的二氧化碳氣體排放量也相當高,不過很多人即便石油價格連番漲也不在意,還是不願意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只為爭取那短短幾分鐘。
所以我認為應從根本做起,向各國人民宣導溫室效應的嚴重性,若不改善,將導致生態環境系統性崩潰,人類恐怕逃不過伊莉莎白•科爾伯特預言的「第六次大滅絕」。除此之外,落實每日「碳足跡」的計算,讓大眾意識每個人都能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做出貢獻。
湛藍璀璨的地球只有一個,雖然目前科學家正積極尋找「地球2.0」,但如果來不及呢?在座都是各國菁英,應該展現高瞻遠矚的智謀,為世界做出重大抉擇。改變,就從簽訂巴黎協議開始。
我會這麼做/拒絕過度包裝 少肉減碳足跡
美國總統歐巴馬曾說:「不要等待改變,我們就是改變本身。」節能減碳由我做起,購物時應拒絕過度包裝的產品,只求樸素合宜即可。每日三餐也不太刻意要有肉類、魚類……,因為這些食品也會增加碳足跡。平常踏青郊遊時,也應要保持樹林之原貌,不應隨意糟蹋植物,因為植物在行光合作用時能吸收二氧化碳,也製造出供人存活的氧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