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林佳禾、何靜茹
整理∣何靜茹
Q:當代中國的「戶口」,是一種什麼樣的制度?
任何社會,不管屬於傳統、現代或後現代,都存在著不平等。它的起因很多,一般來說,現代社會中的身分地位區隔有幾個主要類型:種族(race),像是南非的種族隔離、美國在七○年代前的歧視黑人問題,至今都留有遺緒;身分階級(caste),例如印度的種姓制度;經濟階級(class),是從生產關係的分工而來,像英國這樣沉澱已久的資本主義社會,階級結構便特別顯明。
而中國的身分區隔,最主要就是來自戶口制度和「城鄉二元體制」,它可以追溯到幾個來源:第一是受到蘇聯影響,前蘇聯有很嚴格的內部護照和簽證制度,即使在解體後,一些年前在大城市裡仍存在內部簽證以限制外來移民;第二是中國傳統社會慣以親疏遠近來界定彼此的關係,並以此決定利益分配和對待的方式;第三就是中國社會一般對農民所抱持的歧視態度,認為農民不具備現代性,在道德上、經濟上、美學上都處於低劣的位置。
通過戶口制,國民被區分為「鄉村居民」和「城鎮居民」兩種身分,並嚴格限制鄉村人口移往城市。這套毛澤東時代即已形成的二元戶籍體制,雖然在1978年改革開放後已逐漸放鬆,使農民可以到城市謀生,但他們的自由與權利仍受到很大的限制。
Q:您以「公民身分差序」來指稱這種社會區隔,可以進一步為我們解釋這個概念?
公民身分差序是指運作在社會經濟活動當中的剝削性格,不只具有現代西方性的「階級剝削」,還有「身分剝削」;其中後者又與國家規畫的城鄉二元體制、戶口制度息息相關。農民工做為內部移工,一方面是個外地人,在移居地的社會保險、教育等公民權利受剝奪;另一方面,做為工廠裡的勞工,他又受到經濟資本的剝削。例如,在許多大城市,社會保險會依身分分成好幾軌、工資也會因戶籍身分而有級距。簡言之,中國的身分差序兼具身分和階級的雙重剝削性格,也兼具經濟與政治運作的邏輯。
有趣的是,若將身分差序概念放寬來看,除了戶籍、勞動、社保等領域,中國社會的其他方面也還是充滿階層化的等差,而且滲透在生活中。像是早期的綠皮火車,車廂分成硬座、軟座、硬臥、軟臥,但不是有錢就能買到軟臥,還必須具有一定的身分級別。此外,國營企業分成中央直屬、省營、地級市等不同等級,隨著級別享有不同的審批額度、貸款額度。近年來大學工資也「等級化」而成為誘人特權。更奧妙的是,身分差序的實際運作,不只看形式化的級別,有時還要看你在官僚、權力系統中有無具體的「關係」。
Q:社保、教育、醫療的分配「不公」,可否理解成是一種「屬地管理」的必然結果?
所謂的「屬地主義」是指一個國民的原居地政府就是該人的主管機關,因此預算編列、教育、公安等事務都採取「人地同一」原則,也就是說:在哪裡出生的人,就歸在那裡的地方政府管轄。因此,一旦某個外來人口在當地落戶取得戶籍,該地政府就必須為他編列財政,包括教育、社保等。
從城市自我中心的觀點來看,大型城市往往會認為自己已太過膨脹,無法容納更多的戶籍人口並付出更多的財政資源,但這忽略了正是大量的外來人口構成城市的基本勞動力,像是上海市目前戶籍人口大約1400萬人;但外來人口超過900萬人,他們並非只是在消耗資源,而是有很大貢獻。
當然,中國城鄉之間的人口流動,歷經過幾個階段,農民工所受到的差別待遇也有些不同。在五○年代末到七○年代末之間,「城/鄉」、「工/農」的二元關係很嚴整,流動較少;八○年代初到九○年代末之間,大約有一、兩億農民工從農村進入到城鎮討生活,他們實質上是工人,但身分還是「外來者」、「農民」,被排除在城市福利體制之外;到了過去這十幾年,開始有些農民工被局部吸納到城市體制中,比方原來隨遷子女不能在當地就學,但後來小學、初中慢慢開放,即使可能需要付出寄讀費等額外費用,但畢竟是被允許入學。整體來說,這些內部移工在移居地所獲得的自由權和社會權,隨時間推進有增進,不過大致上還是「二等市民」。......(全文未完)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