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人文歷史報】以生活化方式,讓你輕鬆認識歷史上的大小新鮮事,並從全新視野觀照歷史。 【NEO數位行銷學習報】提供最新社群行銷、行動行銷等數位趨勢,加入我們一同探索更多數位創意的可能!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3/11/29 第59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人籟官方網站直接訂閱
編輯小語 你確定我們依然自由?─ 獨立出版人對服貿的幾點思考
本月專輯 誰在我們之間畫條線?─ 吳介民談中國公民的身分差序
影書評 聽!南風中有人民與土地的哀吟
 
 
你確定我們依然自由?─ 獨立出版人對服貿的幾點思考
撰文∣陳夏民(逗點文創結社負責人)圖|楊忠銘

編按:《兩岸服貿協議》名義上的開放範圍不包含「出版」,卻在出版界引爆激烈討論。反對與贊成者都認為「自由」是台灣出版界最核心,也最應捍衛的價值,但卻對《兩岸服貿協議》的實行結果有了相反的評估。本次「讀未來」邀請兩位持不同立場的出版人,透過他們的意見,正好可讓我們辨析服貿的利與弊。

《兩岸服貿協議》掛著貿易二字,卻是不折不扣的政治議題。台灣出版市場本是自由競爭的環境,也出版中國作者的書,為何開放中國印刷業、書刊發行及零售業來台,會引發軒然大波?理由很簡單:中國的飛彈依然對著台灣。若真要交好,何必捧錢來?只要別在國際場合打壓我們,豈不更實際?

與其恐懼,不如自省

錢是流動的,不需簽署《兩岸服貿協議》,中國資金流至香港就能裹上外資身分進入他國。若中資出版社願意在台深耕,台灣出版人就該正面接招。頂多是搶版權時,不敵對方的雄厚資金,但我們還能善用企畫力,開發更有吸引力的題材或栽培本土作家。在以書決勝負的前提下,戰況越激烈越能活化兩地的出版業,這是好事一樁。

有同業擔心中國資金一旦入台灣出版市場,會壟斷簡體、繁體中文版權,或直接「和諧」譯文。筆者詢問過專業版權代理人,得知此種狀況不可能發生,目前繁體字版權只授予「在台立案」的出版社。外國出版社也將中國、台灣視為不同國家,版權分別處理,就算有錢也不一定能同時買到繁簡版權。另外,大型跨國公司由於本身擁有作品版權,有些傾向直接在兩地設立分公司,招募當地人才,讓支部獨立運作,但可策略性共享譯文等資源,這就與版權壟斷無關。至於譯文是否會遭到「和諧」處理?在擔心之前,倒不如先捫心自問:台灣出版社經常傳出嚴重漏譯、誤譯事件(其中甚至包含知名人士),鬧得沸沸揚揚後,讀者連一張勘誤表都拿不到。連自己都「和諧」了,怎有立場責怪他人?

不想賺錢的對手最可怕

我們雖然不怕良性競爭,但也不能沒有防人之心,畢竟,在商場上,面對不想賺錢的對手,才是最可怕的。

中國的「出版社」都屬國營,民營的則是「文化公司」。出版社目前已改為企業制度自負盈虧,他們會購買外國出版品,但內容皆需審核,違反其意識形態者就必須刪除修改或是被禁。此外,印刷需要准印號、祕密載體證;進口書籍也需要審批。可說從印刷、出版到銷售,每一層都設有審查關卡。因為對他們而言,書是特殊商品,是思想武器,一旦可以自由來台,難保他們不會以「資訊篩選」及「低價傾銷」策略介入台灣出版市場。......(全文未完)

閱讀全文

TOP

 
 
誰在我們之間畫條線?─ 吳介民談中國公民的身分差序
採訪∣林佳禾、何靜茹

整理∣何靜茹

Q:當代中國的「戶口」,是一種什麼樣的制度?

任何社會,不管屬於傳統、現代或後現代,都存在著不平等。它的起因很多,一般來說,現代社會中的身分地位區隔有幾個主要類型:種族(race),像是南非的種族隔離、美國在七○年代前的歧視黑人問題,至今都留有遺緒;身分階級(caste),例如印度的種姓制度;經濟階級(class),是從生產關係的分工而來,像英國這樣沉澱已久的資本主義社會,階級結構便特別顯明。

而中國的身分區隔,最主要就是來自戶口制度和「城鄉二元體制」,它可以追溯到幾個來源:第一是受到蘇聯影響,前蘇聯有很嚴格的內部護照和簽證制度,即使在解體後,一些年前在大城市裡仍存在內部簽證以限制外來移民;第二是中國傳統社會慣以親疏遠近來界定彼此的關係,並以此決定利益分配和對待的方式;第三就是中國社會一般對農民所抱持的歧視態度,認為農民不具備現代性,在道德上、經濟上、美學上都處於低劣的位置。

通過戶口制,國民被區分為「鄉村居民」和「城鎮居民」兩種身分,並嚴格限制鄉村人口移往城市。這套毛澤東時代即已形成的二元戶籍體制,雖然在1978年改革開放後已逐漸放鬆,使農民可以到城市謀生,但他們的自由與權利仍受到很大的限制。

Q:您以「公民身分差序」來指稱這種社會區隔,可以進一步為我們解釋這個概念?

公民身分差序是指運作在社會經濟活動當中的剝削性格,不只具有現代西方性的「階級剝削」,還有「身分剝削」;其中後者又與國家規畫的城鄉二元體制、戶口制度息息相關。農民工做為內部移工,一方面是個外地人,在移居地的社會保險、教育等公民權利受剝奪;另一方面,做為工廠裡的勞工,他又受到經濟資本的剝削。例如,在許多大城市,社會保險會依身分分成好幾軌、工資也會因戶籍身分而有級距。簡言之,中國的身分差序兼具身分和階級的雙重剝削性格,也兼具經濟與政治運作的邏輯。

有趣的是,若將身分差序概念放寬來看,除了戶籍、勞動、社保等領域,中國社會的其他方面也還是充滿階層化的等差,而且滲透在生活中。像是早期的綠皮火車,車廂分成硬座、軟座、硬臥、軟臥,但不是有錢就能買到軟臥,還必須具有一定的身分級別。此外,國營企業分成中央直屬、省營、地級市等不同等級,隨著級別享有不同的審批額度、貸款額度。近年來大學工資也「等級化」而成為誘人特權。更奧妙的是,身分差序的實際運作,不只看形式化的級別,有時還要看你在官僚、權力系統中有無具體的「關係」。

Q:社保、教育、醫療的分配「不公」,可否理解成是一種「屬地管理」的必然結果?

所謂的「屬地主義」是指一個國民的原居地政府就是該人的主管機關,因此預算編列、教育、公安等事務都採取「人地同一」原則,也就是說:在哪裡出生的人,就歸在那裡的地方政府管轄。因此,一旦某個外來人口在當地落戶取得戶籍,該地政府就必須為他編列財政,包括教育、社保等。

從城市自我中心的觀點來看,大型城市往往會認為自己已太過膨脹,無法容納更多的戶籍人口並付出更多的財政資源,但這忽略了正是大量的外來人口構成城市的基本勞動力,像是上海市目前戶籍人口大約1400萬人;但外來人口超過900萬人,他們並非只是在消耗資源,而是有很大貢獻。

當然,中國城鄉之間的人口流動,歷經過幾個階段,農民工所受到的差別待遇也有些不同。在五○年代末到七○年代末之間,「城/鄉」、「工/農」的二元關係很嚴整,流動較少;八○年代初到九○年代末之間,大約有一、兩億農民工從農村進入到城鎮討生活,他們實質上是工人,但身分還是「外來者」、「農民」,被排除在城市福利體制之外;到了過去這十幾年,開始有些農民工被局部吸納到城市體制中,比方原來隨遷子女不能在當地就學,但後來小學、初中慢慢開放,即使可能需要付出寄讀費等額外費用,但畢竟是被允許入學。整體來說,這些內部移工在移居地所獲得的自由權和社會權,隨時間推進有增進,不過大致上還是「二等市民」。......(全文未完)

閱讀全文

TOP

 
 
聽!南風中有人民與土地的哀吟
《南風》

鐘聖雄、許震唐

衛城出版社

2013年7月

撰文|鍾宜杰

多年前我做了一個小研究,主要分析探討的是台灣自二戰以後的新聞與紀實攝影師,他們在什麼樣的社會背景與政經條件下,形塑出攝影的習癖(habitus)與品味。當時我有幾個疑問,至今尚未解答,其一是:在什麼樣的意識形態與社會條件下,讓紀實攝影在台灣不再有影響力、也不再有人投入?其二是:攝影對21世紀的年輕世代而言,是什麼工具?

曾經消失的紀實攝影

收到《南風》這本攝影集時,彷彿時空錯亂,難以置信這時代竟然還有人願意用這麼不討好的方式進行田野調查,並做成影像報告書。80年代末之後,那群拿著攝影機、照相機在街頭爭取民主與人權的鬥士們就失去了戰場,逐漸轉為拍攝肖像,追尋歷史記憶的殘存影像。從那時候開始,我以為紀實攝影在台灣應該要正式告終了。然而,就像登山客在中央山脈意外看見雲豹或黑熊一樣,原來在商業市場急速擴張、人文思想受到高度商業化與擠壓的環境下,還有鐘聖雄與許震唐這兩位倖免者。

我常在課堂上質問學生,相較於80年代,難道90年代以後的台灣社會沒有壓迫了?難道大家買得起「哀鳳」以後,生活就飽足無虞了?難道知識分子可以透過網路扮起酸民與偵探,滿足於搜索爆料之後,正義就被實現了?所以,不再有人進入田野,不再有人探究問題真相了?這學期,這本攝影集可以做為我自我反駁的證據,如同登山客證明了雲豹還在一般(但這不是真的)。

從1970年代開始,紀實攝影就不斷地被質疑與挑戰,其中包含所謂的「人道主義」是從誰的立場出發、紀實攝影師一定是誠實的嗎?紀實攝影追求的究竟是真實(reality)?還是事實(fact)?或者有更高的真理信仰(truth)?這些問題又存在著主、客觀的爭議,以及被拍攝的人是不是影像的受剝削者?此外,紀實攝影作品往往很容易成為政治工具,造成拍攝者始料未及的效應,有時候是攝影師可預期的後果、有時候則超出預期。這些政治效應,對執著於站在相機背後的人而言,往往是極為沉重且無法回應的結果。例如,台灣許多紀實攝影工作者被冠上政黨色彩的大帽,這些紀實攝影師向來不擅辭令,也不願回應;又因為政治逐漸民主化以及媒體商業化,導致這些紀實攝影師逐漸從媒體退場,拍攝的題材也轉為庶民肖像或藝術創作。......(全文未完)

閱讀全文

TOP

 
 
半澤直樹的壓力,上班族你也有嗎?
日劇「半澤直樹」紅透日本,敘述銀行課長半澤直樹如何面對職場的爾虞我詐。對於職場的勾心鬥角,你也心有戚戚焉嗎? 讓職涯發展顧問教你擺脫惱人的負面情緒!

天涼吃港式火鍋去
天氣終於漸漸較為涼爽起來,又到了吃鍋的季節。花雕雞是馥臨港式火鍋店裡的招牌,採用的是雞腿部位,肉質非常嫩,而且久煮不老,醉雞的酒味也非常持久。
 
e人籟Twitter e人籟噗浪 e人籟臉書 e人籟youtube
2011 中華利氏學社 版權所有
本電子報著作權屬《人籟論辨月刊》及相關作者,未經授權禁止轉讓或節錄。如欲轉載請【連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