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的雜訊
科學實驗需要盡可能排除干擾實驗結果的因素,也就是要清除雜訊。但是,無論如何,我們永遠不可能在這方面做到完全。舉例來說,常常聽到有人主張:「快樂的人不容易生病。」所以,我們可能會告訴那些愁眉苦臉而又體弱多病的人要保持心情愉快。然而,真是如此嗎?當然,這種事就算不是真的也沒什麼關係,反正勸人保持心情愉快就算對身體健康沒幫助,至少對心情有幫助吧。只不過,「心情」這種東西往往不是隨自己高興可以控制的,這樣的建議或許只有交際功能,讓人覺得你很關心他,或者,建議這種不可行的東西讓人覺得你很煩,「如果真能選擇高興,我為何要愁眉苦臉啊!」無論如何,從科學角度來看,我們可以嘗試去證實它或是去否證它。
我們可以找一批快樂的人看看他們是不是比較不容易生病。但是,「快樂的人」怎麼找?這似乎有點難,總不能到街上看見快樂在笑的人就拉來做實驗吧,說不定拉來後就不快樂了。沒關係,我們可以隨機找一批自願者,然後讓他們變成快樂的人,方法是我們可以讓這些人看好笑的電影三十分鐘,然後他們就在歡笑中變成快樂的人了。那麼,下一個問題是,我們要如何判斷他們是不是比較不容易生病呢?方法很簡單,把他們都安排在一個不通風的房間,然後偷偷的在空氣中釋放感冒病毒,或找一個感冒的人進去咳嗽打噴嚏,看有多少人不會被傳染就可以了。當然,這種實驗方法是不被許可的,我們只能從別的方面來下手。由於我們知道,抵抗力比較好的人的體內抗體數量比較高,那麼,我們可以對這些快樂的人抽血,看看其抗體數是不是比一般人還高,如果是的話,那麼,或許就能證實快樂的人比較不容易生病了。
然而,這樣的科學實驗事實上是很粗糙的。因為,究竟他們的抵抗力提高是不是真的是因為看快樂電影還很難說,說不定是因為看電影就會提高抵抗力。如果真是如此,那我們就不能得出結論說快樂的人比較不容易生病。而且,說不定他們來參與實驗比較緊張,這種緊張導致抵抗力升高,也或許是因為抵抗力比較好的人比較願意參加科學實驗。這些都是實驗可能會產生的雜訊。那麼,我們該如何排除這些可能性呢?
為求精確,我們不能只找一批快樂的人,而必須找好幾組人馬一起做實驗,以排除上面說的各種可能性。這也是一個正常的科學實驗會做的工作。例如,其中有一組參加實驗者被安排在一間房間裡什麼也不做,就只有靜靜的等待,以排除在房間坐著就會提高抗體的雜訊。或是被安排看一場與情緒無關的紀錄片,例如林中生物的介紹之類的,藉以排除看影片就可以提升抵抗力的可能性。另一組則如前面所述的看好笑的電影。每一組所花的時間都一樣,以排除時間長短所造成的雜訊。然後測量他們體內的抵抗力指數。如果實驗發現,看紀錄片的或是什麼事也沒做的都和一般人的平均值相當,只有看好笑電影的快樂人在看完電影後抵抗力較高。那麼,這樣的實驗是不是就可以得出快樂的人比較不容易生病了呢?
這種實驗的可信度已經算是很高了。但我們必須注意到的是,這個實驗就算是對的,其所能支持的,最多也只限於和抗體有關的傳染病,事實上有很多疾病和抗體無關,這麼說並不是暗示快樂的人對於非傳染性疾病沒有什麼預防或治療功能,而是說,這個實驗並不能用來主張快樂治百病,如果要判斷快樂是否對其他種類疾病有幫助我們需要有其他實驗來支持,這個實驗由於只針對體內抗體,所以結論也只能針對這個部分。另外,看完好笑電影之後幾個小時之內那些參加實驗的人的抵抗力會逐漸恢復和正常人一樣,所以,快樂的作用也是短暫的,必須時時保持快樂可能比較有用,當然,說不定繼續快樂看電影一段時間後也會恢復正常,那麼,時時保持快樂是否有用也還有待商榷。
而且,更重要的因素在於,實驗是不可能排除所有雜訊的。例如,不同工作人員說話方式不同可能導致不同的結果。或是好笑電影中的某一個大海場景才是提升抗體的重要關鍵等等。我們很難完全排除。但能排除的愈多,說服力就愈高,只是永遠不可能做到完全。甚至有些雜訊是很難想到的。例如,有科學家對上面的實驗提出一個很匪夷所思的質疑,究竟是快樂導致抵抗力提高還是「笑」的動作所導致?也就是說,如果快樂真能使人不易生病,那其真正關鍵的因果作用究竟是快樂的心情或是只是微笑的動作呢?
「微笑的動作使得抵抗力增加。」這似乎是個很離譜的想像,但理論上仍舊有其可能性。因此,為了排除這個很奇怪的假設,科學家又設計了一個實驗,分為兩組,一組一樣是去看好笑的電影,另一組則靜靜的坐在一個地方擺出微笑的動作。這樣過了半個小時之後再測量他們的抵抗力。驚人的發現,他們的平均抵抗力都比一般正常人高,而且兩者差異不大。這個實驗表示,心情高不高興沒什關係,只要擺出微笑的面容就足以提升抵抗力了。因此,單純由這個實驗來看,我們不能再說,「快樂使人不容易生病」,而要改口說,「微笑使人不容易生病」,至於快不快樂就不需太在意了。
但是,對這個實驗的另外一個解讀是,做出微笑的姿勢就能夠讓一個人真正的感到高興,而也的確也有其它實驗支持這個看法,那麼,如果真是如此,究竟是微笑的動作或是快樂的心情導致抗體增加就還有待商榷了。然而,無論解答是上述哪一個,以後我們可以建議周圍的朋友「多微笑」,因為這是人的意志可以控制的範圍。當然,不排除在未來發現,「這又是一個錯誤的科學知識。」
上面所談的各種可能的錯誤都是科學家們努力會去避免的。但是,有一些科學基本預設也有可能錯誤,但是卻是科學所無法避免的,因為這超出了科學方法的極限。例如,科學要追根究底,而追根究底就是要訴諸因果律,把一切因果關係找出來。但是,我們怎麼能夠確定兩件事物之間真的有因果關連呢?這是永遠無法證明的事情。另外,科學也大量使用歸納法,而歸納法必須訴諸萬物齊一律,主張類似的事物有其內在共通性。而這也是一個永遠無法證明的預設。如果科學一開始就走在錯誤的預設上,那麼,其註定將永遠錯下去。
當然,目前科學走得還算順利,至少帶給我們許多好處,告訴我們許多事情,而且這些事情是事實的可能性或許都很高,甚至我們都暫且把它們當作是正確的也無妨。只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科學也有其罩門,在某些時候,它們也會發生錯誤。而且,我們也無法排除其可能根本上就是錯的。反過來說,違背科學的主張雖然很可能是錯的,但也未必一定就是錯的。我們還需要在內心打開一扇接納各種可能性的求知之門,給那些看似荒唐可笑的理論,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