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yce全球走透育兒誌】提供部落客的親子旅遊經驗,分享如何享受旅程中的大驚喜,並透過旅行來教養小孩。 【High Cut韓星畫報】精選一線韓星拍攝獨家攝影寫真,分析韓星時尚品味,網羅各類韓國偶像資訊、韓流新鮮貨!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1/10/07 第103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公告江湖 第七屆溫世仁武俠長短篇決審名單公布
焦點武俠 孫曉獨家訪談(二)
武林花絮 淺談香港漫畫的生命歷程(五)完

 
 
第七屆溫世仁武俠長短篇決審名單公布
明日武俠電子報
各位俠友久候了,第七屆溫武獎長短篇決審名單已正式公布,入圍作品也已送交到決審評委手中,待評委們做出最後決斷。後續的消息電子報將會為大家持續追蹤,本期由於篇幅,就不貼出名單了,請大家移駕至官網的公布網址一看,感謝。

其次孫曉先生的訪談,將提到年《英雄志》一則文案「金庸封筆古龍逝,江湖惟有英雄志」,這則文案的狂氣,在當年激起武俠圈不小的漣漪,到底文案內情如何,孫大有甚麼解說,請看這期的訪談。

狂君的港漫生命週期介紹,本期是最後一期,關於港漫業內的風風雨雨,以及未來可能的發展,都將在本期有一個結語,在此感謝他的付出。四格漫畫方面,將由之前在本報刊載過的作品林宗慶先生推出他的新系列《笑畫武林》,風格輕鬆逗趣,請俠友們慢慢欣賞。

 
孫曉獨家訪談(二)
文/孫曉、採訪/明日武俠電子報

文案風波

7、關於《英雄志》的文案「金庸封筆古龍逝,江湖惟有英雄志」,在出版時曾經十分引人側目,請問這則文案是您設想的嗎?對這則文案所帶來的風波,您有甚麼進一步想說明的?

「金庸封筆古龍逝,江湖惟有英雄志」,這兩句話並非出自我手,亦非是講武堂的宣傳,而是網友「一角」在兩千零一年於「鮮網」的討論區提出,其後口耳相傳,乃至如今。

很抱歉這幾句話讓同道們感到刺眼。不僅台灣創作圈,連大陸新武俠一代對我亦相當感冒,身為創作者,我完全可以理解這種感受,也深表歉意。

其實追根究底,這兩句話的靈感起源應是來自於講武堂內頁的文案,而這段文案其來有自,控訴明確。所有的批評指教,孫曉一概承受。

公元兩千年七月,在成立出版社前後,我曾與台灣幾位武俠出版界的大老交流,除了上硯的李文欽先生、真善美的宋德令先生以外,還包含過去出版過王度廬作品的幾位退隱前輩,他們對當時出版風氣深感憂心,無不希望能扭轉當時武俠行走偏鋒,以色情為武俠唯一內容的荒誕風氣,這同時亦是對我的一大激勵。

若是熟知台灣八十年代租書行業風氣的讀者,必知以上陳述之真實,八十年代,直到九十年代初期,武俠小說幾乎成為低俗色情的代名詞,已到慘不忍睹的地步,打開內文一看,整本的劍鞘合一,陰陽合體,甚至偽書充斥,冒名頂替,有頭無尾,填塞色情,讀者租閱之後,往往大呼受騙上當,其後連看也無法看,原書奉還。這反應了兩件事,當時武俠這個文種有多麼的受歡迎,印書直如印鈔票,任何作品掛上武俠,必有市場基礎。其二,當時武俠創作已被破壞到什麼地步。對於金庸古龍遺留的三百萬讀者來說,不啻是一段殺雞取卵的毀滅過程。

此處我點到為止。評論家若要審思武俠小說何以遭到市場排擠,其實只消回憶當時之因,便知今日之果。

公元兩千年八月,當我第一次印刷出英雄志,交給台灣光華商場的肇文書局老闆時,他感慨的告訴我:「已經很久沒見到這麼正統的作品了。」事隔多年,我推敲「正統」兩個字的意思,當是指武俠再次回到了武俠,忠孝節義再度成為這個文種的精神。用較為文學的說法,則是「人性」再度成為武俠的主題。

若用市場的角度來說,實是終於有人開始認真對待傳統武俠,並希望延續這個香火精神。為此,我曾踏遍台灣北中南的書店,行蹤直到高雄,也曾走過無數的租書店、大盤商,身體力行的推廣自己的作品,以此證明「正統武俠」仍有市場,足以擊潰所有的「陰陽合體」、「劍鞘合一」。當然,我也曾被租書店的老闆轟出大門,這是題外話了。網路上總說我「賣書賣到仆街」,此言並非虛傳。

基於這段歷史,引出了「金庸封筆古龍逝,江湖惟有英雄志」的說法,我個人對此感到非常抱歉,這對後來的創作者並不公平,亦對當時仍然努力創作的作家大為不敬,但我提出內頁文案的本意,絕非是抹殺他人的成就,熟知我作風的朋友都知道,我雖也是創作者,但作風非常粗獷,我沒有那麼多的心機城府。

以上就是我對公元兩千年時空背景的解釋,盼能讓同道們有所諒解。當然這兩句話亦如泰山壓頂一般,使我後來的腳步倍加沈重,這也叫做「自作自受」吧。

十年過去,今日的武俠創作圈高手輩出,八九十年代那種以色情低俗為賣點的作品,早已被市場徹底淘汰,許多長篇創作如鳳歌、貓膩的作品,更大有向金庸古龍比肩之勢,其餘兩岸的好作品亦不勝枚舉,與武俠全盛時期相比,只怕已是不遑多讓,這是武俠創作的巨大成就,亦是新武俠時代即將爆發的明證,講武堂躬逢其盛,在英雄志結局發行改版之後,必將內頁的文案做出更改,以符新時代所需。亦盼借貴刊一角,籲請當代同道理解這段文案的陳年歷史,以及當時讀者對「英雄志」寄與憧憬的大時代理由。

總之,「金庸封筆古龍逝,江湖惟有英雄志」並非出自我手,但講武堂內頁文案的陳述,卻是一段不折不扣的真實歷史控訴。

(四篇之二,待續)

四篇之一

 
淺談香港漫畫的生命歷程(五)完
文/狂君十二斬、漫畫/林宗慶
這讓人想到運動彩券…
流水制度的另一個問題是:如果拿工廠當作比喻,漫畫家就是老闆,旗下所有人都要依照老闆的風格來畫公仔,主編更是最接近老闆的人,所以風格變化有限。主編依老闆定下的規格跑生產線,生產出來的漫畫就是一樣的,例如袁家寶接手《中華英雄》的時候接近馬榮成的風格,畫《洪武大帝》的時候接近黃玉郎的風格。

而港漫圈的「老闆」太少,加上題材接受度只存武打和黑社會漫畫,個人特色自然也被限制:只有少數資深港漫迷才可以從細微處,看出該作者的獨特筆觸,例如曹志豪(《春秋戰雄》主筆)畫的女性充滿英氣,徐大寶(代表作:《金瓶梅漫畫版》)畫的女性身體曲線堪稱行內第一,林業慶(代表作:《俠客行漫畫版》)的女性纖細柔美等等。

故在港漫界「叛出師門」是很常見的現象,只有出來外面創業才是寫個人作品最快的方法:牛佬當初拜於上官小寶門下,後來自己成立「牛家班」培育漫畫新秀,邱瑞新、溫日良都曾是其徒,後來都有不錯表現,自成一派。但也有漫畫人出走後,失去大公司的庇護,出師不利後只好又重回大公司,註定只能作到某些大部頭作品的主編,一輩子為他人嫁作衣裳,難以突破港漫困境,形成惡性循環。

綜觀論之,港漫的流水制度並非是使其陷入巢臼的主因,這套制度原本是最適合「武打題材」漫畫的生產模式,所以即使畫其他類型,也不免出現處處都是寫實肌肉人和旁白說書的情況。許多當初想要自立門戶的漫畫人,像馬榮成本來想畫藝術漫畫,馮志明則是想畫奇幻漫畫,但都被市場給否決掉賠得很慘,最後仍是走回武俠漫畫的路子,甚為可惜。

結語

寫到至此,香港漫畫難道就永遠只能停留在黃玉郎和馬榮成,肌肉武打等這些刻板印象,就像工廠老舊了無法翻新,仍繼續開著破舊的機器,生產特定的人才會買的商品,壓榨過去累積的讀者群,直到終結為止?

我個人倒是沒這麼悲觀。

如司徒劍橋效法日本動漫大師安彥良和,自認是他的不記名徒弟,結合日漫的美型,動畫的科幻感和港漫的寫實畫風,向來是港漫界的異端。近期新作《九龍城寨》以日系美少年人設和青春洋溢的風格,加上本土背景的黑道題材,竟然吸引一干腐女支持,還以這個作品為主題舉辦「九龍城寨同人ONLY場」,有相關同人誌、COSPLAY和組成樂團表演,這在沈寂如死水多年的港漫界是很難想像的現象。此外鄭健和今年所出的實驗短篇《野狼與瑪莉》,奇詭懸疑的黑色幽默,也獲得不錯的銷售和女性動漫迷的好評價。

這些意味著女性對港漫表現形式的接受度提高,因此在《九龍城寨》完結後,司徒劍橋改編了中國的奇幻小說《幻城》,充滿西洋人設和魔法,保持他一貫的華麗人設與格鬥GAME的寫法。而玉皇朝也不干示弱,同樣是購買了網路奇幻小說《傭兵天下》的版權,以港漫方式編織了真正充滿劍與魔法的世界,而不再是西洋的皮包裝武俠的骨,試圖吸引更多年輕一輩閱讀港漫。

港漫制度常被認為是惡質的創作型態,但只要最上層的人眼界開了,並且提拔畫風多樣化和創作活力的年輕人有所表現,結合這項流水制度的優勢,仍然能夠逐漸突破那道阻礙的牆。從《九龍城寨》到近期的奇幻小說改編,雖然仍不知道未來結果,但衷心希望這樣的熱潮,可以使港漫產業獲得重生的契機。

(五篇之五,完)

五篇之一

五篇之二

五篇之三

五篇之四


地震會影響地球自轉速度?
地震除了會威脅人類生命與財產安全,還會影響地球自轉速度?因地震發生後,地球整體質量重新分佈,儘管這是很微小的變化,但轉動慣量因此改變,地球自轉速度也就跟著變了。

鄰近天際的世界高塔
世界第一高塔Kingdom Tower預期總額將花費12 億美元,建造出這以奢華飯店、辦公空間、百貨公司、酒店式的豪華型公寓和全世界最高塔為特徵的混合式指標性建築。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