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日劇、韓劇…選擇那麼多,要選哪一部?聽部落客怎麼說─最精選的部落客影劇評論就在【影劇大好評】! 沒有Magic,只有Basic!【經理人月刊電子報】以實用易學滿足經理人的管理需求,讓你提升管理能力無負擔!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8/05/16 第423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經濟學家的加薪遊戲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改革」二字不足以合理化所有劣政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499之亂 不應破壞市場良性競爭
民意論壇 解讀聯合報民調/南台民意翻轉 賴神不神
解讀聯合報民調/所謂改革 亂慌苦窮?
盛治仁/新官上任 一定要點三把火?
去梯言/柯P還能不能做自己?
馬英九上訴 須深論院際調解權
馬英九一定要上訴 捍衛…司法貞操
陸美貿易戰 台灣無漁利還遭殃
工作十多年 月薪二萬五…難啟齒啊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經濟學家的加薪遊戲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施俊吉在國內經濟學界的評價如何,未知其詳,但在稱不上人才濟濟的賴內閣之內,也算被委以重任了,負責端出搶救低薪的藥方。副閣揆的說詞林林總總,聽在民眾耳裡多半和「救低薪」無關,反倒像是在辯解「並非低薪」。例如,宣稱平均薪資乃被移工所拉低,又說實質總薪資近六萬創歷史新高。

老百姓若真有「實質薪資歷史新高」的感受,早就薄海歡騰了!實情卻是,施俊吉的移工拉低薪資說,馬上和賴清德的「低薪做功德」說並駕齊驅,列入網友最不爽的低薪「十大幹話」之一。

有人說,平均薪資被移工拉低,理論上沒錯;但低薪的痛苦要拿統計當安慰劑嗎?政府該管的是結構性問題,是產業架構和市場規則。而當前的景況是:企業主不肯投資,中產階級不敢消費,銀髮族擔心變成「下流老人」。這些,無一不和國民信心有關,追根究柢更是政府的政策反覆、隨意變更市場遊戲規則所致。不信的話,請翻出在台美僑商會、歐僑商會的白皮書建言,一看即知。

「政院提救低薪藥方」令人好奇,但看完了經濟學家的數字遊戲,讓人心生「又被騙了」之感!這不就像拔管案由教育部反覆玩文字遊戲一般,這條路說不通,就換另套說詞再混一遍,拗久了讓人聽累了,出手的人遂得意自認矇混過關。台灣經濟如死水一潭,但見人才出走潮益發活絡,不知當官的經濟學家能繼續編出什麼加薪戲法?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改革」二字不足以合理化所有劣政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蔡英文總統執政將屆兩周年,本報民調顯示,五成六民眾不滿意她的施政表現,滿意者僅二成九。值得注意的是,中立選民有六成一感到不滿意,高於平均水準;而民進黨傳統票倉的南部地區包括雲嘉南和高屏澎皆出現大逆轉,不滿意蔡總統施政的比率都遠超過滿意之比率。民進黨完全執政才兩年,即出現如此民怨高漲的情況,是一記當頭棒喝。

對於民調節節下滑,蔡總統似乎已發展出一套良好的自我防衛機制,她慣常以「改革路上的必然過程」為由自我辯解,彷彿她受到了民眾的莫大誤解與冤屈。她近日接受專訪時再度重彈此調說,自己的改革一直是「急行軍」,但「如果不做,國家會墜入懸崖,我把它拉回來」,她並強調自己並不後悔。

一流的國家治理,應該是要讓人民感覺良好,以做為國家的國民為榮,而不是只有執政者自我感覺良好。蔡英文屢次把民眾不滿意度高升,歸因於她推動多項「改革」、「戰線開得太多」,因而得罪太多人。這樣的說法,不僅簡化了執政問題,也不符合事實。事實上,根據本報的民調,在蔡英文各項施政作為中,滿意度最高的正是「推動年金改革」;由此可見,不少民眾肯定年金改革,雖不滿意結果,並不全然否定其作為。

換一個角度看,民眾最不滿意的蔡政府施政的前三名,依序為「推動經濟發展」、「處理兩岸關係」和「推動司法改革」;這三點,也是蔡英文滿意度最低的項目。先談「司法改革」,這是蔡英文大張旗鼓召開司改會議宣示要推動的工程,但至今看不到任何民眾關注的改革成績,參審制猶在風中,恐龍法官依舊活動自如,而大法官會議立場日漸向政治靠攏。如此連半吊子都算不上的改革,如何贏得民心?

再看,民眾對「經濟發展」和「兩岸關係」兩大施政項目如此不滿,主要原因是這兩大範疇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大家的實質感受越來越糟,蔡政府卻毫無改善的能力或意願。以「兩岸關係」為例,蔡總統上任後不斷重複「維持現狀」的口號,實際政策作為上卻採取「反中」、「抗中」的基調,導致陸客來台不斷下滑,因而廣泛影響到相關觀光產業、夜市商家生計和兩岸的農漁採購契約,甚至影響到台商的投資意向及大學的陸生招生。亦即,兩岸關係的惡化實質緊縮了台灣不少產業活動和交流善意,蔡政府卻對民眾的哀號無動於衷,寧可教人民勒緊褲帶,也要討好少數獨派。如此不恤民情的政府,有何仁心足以贏取認同?

之所以有高達六成二的民眾不滿蔡政府的經濟施政,也就不難理解。蔡總統一上任,就以「勞工是心頭最軟的一塊」為由大修勞基法,卻弄到勞、資、消費者三方都深受其害,最後不得不換掉林全重新修法。四年四千多億的前瞻建設計畫手筆雖大,卻不是用在瞻矚深遠的國家基礎建設,而是向地方撒錢綁樁,花在如育兒「百寶盒」之類的雞毛蒜皮項目上。包括為了營造「推動新南向有成」的假象,對於東南亞及日韓旅客來台胡亂砸錢補貼,甚至要將全國農業金庫的七千億元投入新南向的開發補助。如此漫無目標地撒錢,只求表面速效的建設,卻不用心追求產業的更新轉型、國家競爭力的提升,蔡政府的作法其實正在把台灣經濟推向懸崖邊緣,不是嗎?

當民眾的不滿意度已經來到新的高峰,蔡總統卻仍在重複「不後悔改革」的老話,顯示她已失去自省能力。蔡英文的盲點是,以為拋出「改革」的大帽,即可合理化所有的劣政。事實上,施政不是只有「改革」,施政還包括各種「興利」,包括分享人民的挫折和喜悅,包括召喚和回應人民的需求。更別忘了,胡亂及殘酷的改革,往往比不改革還糟糕!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499之亂 不應破壞市場良性競爭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電信三雄上周陸續推出499元4G上網吃到飽限時方案,引發搶購風潮,也出現對既有用戶不公平等諸多爭議,被譏為「499之亂」。不過亂象似乎都集中發生在中華電信,其他業者相對較少,有其根本原因,主管機關必須正視問題並有因應之道。

各界都將本次爭議的矛頭指向中華電信,中華電信也用給消費者「小確幸」以及商業競爭等理由回應。中華電信表面民營、實際國營的身分,使得問題更加複雜。再者,各業者優惠內容大同小異,甚至有新進業者下殺到399元,為何只有中華電信引發搶購,更耐人尋味。不過在論斷是非之前,有必要解析一下中華電信忽然大發佛心的真正原因。

論用戶數中華電信確實傲視群雄;2017年底時行動通訊用戶數為1,045萬人,全台最高,另外兩家主要業者台灣大及遠傳用戶也都在720萬上下,雖有差距但似乎還不到只有中華電信會因促銷而造成社會事件的程度。

進一步看看搶購的主要可能對象,一種是中華電信既有用戶,特別是目前月租一千餘元的吃到飽用戶,也包含其他月租超過499的用戶;另一種是從其他業者跳槽而來的新用戶。對現有用戶而言,降價換約之後,中華電信立即損失原本穩定的月租,打的算盤應該是在用綁約30個月來維持用戶數,並且搶來新用戶。這是因為以2017年為例,中華電信的4G用戶成長率為19%,是所有業者中最低的。相較而言,亞太及台灣之星二家新進業者用戶雖少,但成長率卻高達50%,可見新業者打的低價加吃到飽的牌確實有效,加上與遠傳合作的Line mobile也在4月推出Line 499吃到飽方案,因而為了留住現有用戶甚至維持成長,中華電信的確有出手的壓力。

許多目前千餘元吃到飽的用戶,是因為購買手機享有高額手機補貼而來,退租改用499方案必須補償手機補貼並不划算,因而雖是剝削感最強的一群,不爽程度最高,但未必是排長龍搶購的主力。中華電信爭取的關鍵對象,是之前為了低價選擇新業者的用戶,因為中華電信感覺上網路涵蓋最廣外,另一個誘因是網內互打免費。由於用戶數愈多、網內互打的機率愈高,按NCC統計,2017年中華電信行動通話網內去話的分鐘數,是新業者的六倍、台灣大的四倍以及遠傳的二倍,凸顯出中華電信499方案中網內互打免費也是另一個誘因。

另一個有趣的統計是,中華電信用戶雖然最多,但4G傳輸傳輸量竟然低於台灣大及遠傳。簡言之,相較於競爭對手,中華電信用戶的特徵是「講電話多、上網少」,採取上網吃到飽的促銷壓力也低於競爭對手。最後的考量可能是留住3G用戶。依據NCC規定,3G服務將於今年底終止,而在所有業者中,中華電信的3G用戶數最多(仍有246萬),藉由此一促銷不但可收留住客戶之效,還可藉機搶人。在此情況下,我們大概可以預見,等這一波促銷結束後,不但短期內中華電信的用戶成長率會顯著增加,且30個月內也能保持穩定。

對中華電的經營而言,此一結果自然有益,並非沒有成本。除過去幾天混亂的社會觀感及不便外,更重要的是網路就像高速公路,在車道有限的情況下,若用路人增加,自然就會塞車;這是重要的服務品質項目,主管機關須確實把關,絕不能以降低品質換取企業利益。再者,中華電身為國營企業,更有帶領電信業持續投資以確保4G寬頻的價值,不能單純以商業競爭為藉口,而犧牲服務品質。最後,本次爭議後是否會造成市場更為集中,導致競爭無以為繼,長期代價更是主管機關須嚴加監測把關的問題。

   
民意論壇
解讀聯合報民調/南台民意翻轉 賴神不神
林公正/資深媒體工作者(高雄市)/聯合報

蔡英文執政將滿兩年,聯合報最新民調發現,蔡英文的滿意度仍在三成左右浮沉,不滿意度則高達五成六;曾經一度拉抬蔡英文民調的賴清德也僅有四成一滿意度,蔡、賴兩人聲望低迷,綠營今年底的選舉已然亮起紅燈。

蔡英文上任以來,民調一路下滑。去年九月更易行政院長後,拜新揆賴清德高人氣之賜,蔡英文的聲望略有提升,如今即連賴清德自己的滿意度都告降低,這說明「英德體制」已經失靈,民進黨全面執政二年民心大失,即使蔡英文強拉所謂的「南霸天」陳菊進總統府「助陣」,也無濟於事。

聯合報民調結果顯示,在雲嘉南和高屏澎地區民眾,去年對蔡英文的施政評價兩極,今年已逆轉成為不滿意者居多。賴清德與陳菊分別是來自台南與高雄,並且都曾是聲望甚高的地方政府首長,他們分別在府院為蔡英文效力,對蔡英文的民調顯無任何助益。

賴清德就任閣揆之初,挾台南市長政績之威,一度有相當高的滿意度,如今人氣流失,與蔡政府粗暴「拔管」及賴再三自稱「台獨工作者」不無關聯。

管中閔事件在拖延一百多天後確定「拔管」,蔡政府的理由居然是「違法兼職」,此一含糊籠統的說詞,非但當事人及台大無法接受,多所大學及教師團體也都表示不滿。尤其教育部新任部長吳茂昆的爭議事端較之管中閔更多、更嚴重,由他擔任「拔管」的「劊子手」,激發教育界更大的反彈聲浪,「今日拔管,明日拔蔡」的聲音四起,賴清德被認為是拔管事件幕後黑手,自然難辭其咎。

其次,賴清德三番兩次自稱是「台獨工作者」,這非僅是踩踏憲政紅線,更是挑戰對岸底線,蔡英文管不了賴清德,中共卻祭出大規模軍演並且接連以軍機繞行台灣「回敬」,兩岸關係更形險峻。兩岸與國防外交,皆是總統權責。賴清德或許自恃民調高以致得意忘形,四處敲鑼打鼓宣稱「台獨工作者」,既不尊重總統,又在兩岸關係火上加油,可謂至為不智。

其實,賴清德上台之初的高民調,不過是「煙火效應」的假象,蔡英文可能是被美麗的煙火迷惑,誤認賴清德是救她民調的「浮木」。如今,民調數據顯示,賴清德也不過爾爾,蔡英文寄希望於賴清德,那是不切實際。

全面執政二年,蔡英文、賴清德和民進黨的表現,都不符民眾期待,年底選舉將屆,不知民進黨如何扭轉劣勢?

   
解讀聯合報民調/所謂改革 亂慌苦窮?
蕭福松/大學教師(台東市)/聯合報

根據聯合報民調,大多數民眾並不認同蔡政府兩年來所做的決策和改革。弔詭的是,蔡英文在接受電台訪問時,竟只輕描淡寫回應「二○一八是重要改革的支撐」。換句話說,只要贏得年底九合一選舉,將證明她的改革方向是對的,但事實是這樣嗎?

每次走過市區百貨老街,看到幾個店家老闆呆坐在門口,失神地望著過往行人,卻沒有人入內光顧,看他們一臉無奈又無助的神情,我內心也是一陣酸楚。

這些店家都是一家人的經濟來源,當客人不上門,東西賣不出去,沒有現金收入時,生活怎麼辦?政府會幫助他們嗎?從乏人問津的路邊小吃、攤販、店家到風景區攤商,以至待售的觀光飯店、民宿都是一個樣,蔡總統看到了嗎?

改革應是去蕪存菁、汰劣存優,可是一連串的改革,不但沒看到脫胎換骨、煥然一新,反看到越改越回去的「亂、慌、苦、窮」景象。只能說,蔡總統,妳搞錯方向了!

   
盛治仁/新官上任 一定要點三把火?
盛治仁/聯合報

最近有雜誌社來找我討論,錄製一套影音心得,來分享過去在不同職場的經驗。看到了她們提出來的題綱,覺得一方面藉由系統性地思考整理這些問題,對自己的思路也非常有幫助。另一方面也想像,如果自己在一開始擔任主管的時候,也有機會得到類似的提醒,也許可以少犯一些錯誤。

從學生進入職場,或是從部屬成為主管,都是一個很大的轉型,不管在心態或思考模式以及做人做事的方法,都必須要有所調整。這次的影音課程,雜誌社希望我把焦點放在給中階主管的經驗傳承。當上了主管,往往希望很快有所表現,但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管理風格,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應遠遠大於急於樹立領導威信帶來的好處。不妨先靜下心來,觀察思考自己的環境和努力方向,積小勝為大勝,逐步贏得同仁和公司的信任。

很多主管也常有一個困擾,就是覺得自己做事非常認真,也很有績效,可是為什麼跟老闆的評價落差這麼大?除了老闆沒有看到自己的努力之外,也有可能是自己做事的優先順序和老闆/公司的不一樣,結果就是自己做得辛苦,但是公司卻認為在重要的面向上沒有看到預期的成績。如何適度調整作為主管的優先順序,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被升遷為主管的時候,往往心裡想到的是自己部門的權責和重要業務要推動,但往往忽略其他部門對自己部門的期待、公司對自己部門的期待,甚至於公司的總體目標為何。應該要試著以從後到前的順序去調整自己的工作重點,才會是有潛力跟著公司成長的將才。

部門之間推諉責任,往往是老闆最不樂見的事。站在公司的立場,重點是事情有沒有做好,而不是執著於究竟是那一個部門去完成的。經常在分工時推卸任務的部門和主管,短期可能自以為省了很多麻煩,其實是放棄了自己未來承擔更大責任的機會。篇幅所限列舉一些在職場上的觀察和體驗,希望能夠提供新任主管的朋友們做為參考。

這個平台對我也是一個新鮮的體驗。對我這個世代的人來說,相對還是較習慣以文字溝通而不是透過影片。過去的教書經驗,也是著重於實體空間裡的集體學習,而非如新的世代,已經習慣在網路上自主學習探索。網路平台讓學習不再受到時間、地域和空間的限制,在強調終身學習的此刻更加重要,降低了只靠傳統教育所產生的學用落差。

另外我也希望這是一個可以協助世代對話的平台。大多數的企業裡,普遍是四、五年級的高階主管和七、八年級的基層員工。不同世代的價值觀和思考方式確實存在差異,能夠多對話就能增加合作的順暢度。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能夠投入這樣的互動,讓更多寶貴的職場經驗可以被分享。

其實管理沒有最好的模式,只能因人因時因地因事去找出最適合的作法。但是如果能夠從他人的經驗中得到一些啟發,或許能夠讓自己少走一些冤枉路。我最期待的,還是希望從有觀看的朋友身上,得到正反意見的回饋,減少自己的盲點和自以為是的觀點。生也有涯,知也無涯。(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

   
去梯言/柯P還能不能做自己?
公孫策/聯合報

柯文哲的民調陡落,發生了什麼事?

當然是因為他為「兩岸一家親」言論道歉的緣故,而且是台北市府畫蛇添足解釋之後,藍綠選民都不爽有以致之。然而,台北市的選民自二○一四年選舉之後,出現了第三板塊「網路原生族」,他們是柯P的最大支持族群,也是柯P據以對抗藍綠瓜分的本錢,但這個族群也動搖了,為什麼?因為柯P突然不再是柯P,儘管他口口聲聲說「做自己就好」,問題在於,他的上述表現卻非「做自己」。

《說苑》的寓言:后羿射箭百步穿楊,夏王要他射一尺見方箭靶上的一寸見方標的,說:「射中了,賞你萬金;射不中,剝奪你的封邑。」后羿聞言,臉色不定,胸氣不平,射出一箭不中,再射又不中。夏王問他的老師彌仁:「為什麼會這樣?」彌仁說:「大王的賞罰條件讓他患得患失了。事實上,人們只要能夠拋開喜懼得失,都可以(在各自領域)做得比后羿好。」

柯P這回就是因為擔心「失去封邑」而患得患失:民進黨對他施壓是全面性的,從候選人開始發動,到黨主席要他說明「台灣價值」,到基層公職人員幾乎全面反彈,一直以來其實都沒能動搖柯P的支持度,可是在選對會的拍板會議前夕,柯P動搖了,用含糊籠統的「歹勢」敷衍綠營支持者,然後再以「基調沒有變」敷衍北京,卻兩面不是。

喔,不只兩面,是四面:柯P誤以為藍營支持者會因為「兩岸一家親的基調不變」而軟化,那是他從來沒搞清楚,藍營支持者跟統派並不能劃上等號;而就在他依違兩可之間的同時,原本的柯粉開始懷疑,「這還是柯P嗎?」那才是他的根本大患—一旦柯P開始用藍綠思考問題,他立即失去網路原生族的支持,也就是那些痛恨藍綠瓜分、痛恨階級世襲的年輕人的支持。

更嚴峻的考驗即將出現:一旦原本牢不可撼的柯粉出現動搖,民進黨很可能不再禮讓柯P,原因是「反正加起來也不會贏,乾脆自己提」。

然而,柯P當然不是這麼一記就垮了,重點仍在於他還能不能「做自己」,如果他能回到之前的作風,就有機會喚回柯粉的支持(畢竟只是動搖而已),而台北市的藍綠選民非常習慣在最後關頭「棄保」。反而是如果民進黨決定禮讓,柯P要替民進黨議員站台,要揹民進黨中央施政的包袱,那就又回到藍綠對決了。

   
馬英九上訴 須深論院際調解權
高源流/資深媒體工作者/聯合報

前總統馬英九被控洩密案,台灣高等法院合議庭,翻轉一審的無罪判決,認定馬英九有罪,讓很多人難以接受。其實,這一案件的一、二審,都認定馬英九確有洩密,只不過一審以總統有調解院際間爭執的權限,而阻卻了洩密的違法刑責。但二審法官不認為本案有所謂的院際爭議,自然就沒有阻卻違法可言,改判有罪。

檢察官起訴馬英九的洩密案有兩件。其中一○二年九月四日馬英九教唆黃世銘向江宜樺洩密的案件,一審和昨天的二審判決,都是以檢察官所提事證不足的理由,認定無罪。這部分至此,已告終結。

爭訟最激烈的是一○二年八月卅一日馬英九把偵查秘密、通訊監察秘密及告訴人柯建銘個人資料告知江宜樺、羅智強知悉的洩漏國防以外機密,及洩漏監察通訊資料罪。

很多人或許認為,馬英九在這一部分的案件上,既然被一審台北地方法院判無罪,就代表法院認為馬英九沒有犯洩密罪,但事實並非如此。一審法官在當時的判決中,就認定馬英九是因執行「總統」職務,而知悉國防以外應秘密消息及資料,有保密義務,違反了,馬英九就犯洩密罪。法官的這個認定,和檢察官起訴的觀點一致。

只不過,一審法官採用一個見解是,總統為國家元首也是憲法機關,負有維護國家安全與國家利益之責任,而依憲法第四十四條規定,擁有對於院與院間之爭執專屬總統的「權限爭議處理權」。

一審法官並認定,立法院長王金平關說法務部長、高檢署檢察長的事,是司法與立法間之重大爭議,馬英九作為國家元首,負有捍衛憲法尊嚴與國家安定之責任,勢必依憲法之職責處理,當然就可阻卻洩密之違法刑責。而據此諭知馬英九無罪。

每位法官、每個法庭獨立審判,各有各的見解。一審法官認定的司法與立法間之重大爭議,在二審法官眼中,並不是重大爭議。二審法官認定,時任檢察總長的黃世銘,於一○二年八月卅一日向馬英九提出之「專案報告一」所載內容,及以口頭報告的事項,均無關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試院及監察院五院相互間職權行使之爭執。

法官也認為,馬英九聽聞後,也知悉這些都無關乎五院權限行使爭執,而且馬英九也未行使憲法第四十四條所定「院際調解權」。最關鍵的是,二審法官認定,馬英九也沒有召集相關院調解的事實。

法官既然認為沒有所謂的院際爭議調解事實,就無所謂的總統專屬爭議處理權可阻卻洩密的違法刑責,因此,二審法官就是依據這個,認定馬英九犯洩密等罪,判處他四月徒刑。

未來,這一案件,檢察官受限不得上訴,只有馬英九能上訴。馬英九可以就總統行使憲法第四十四條所定「院際調解權」的這一部分深論,指謫二審判決違背法令,期待最高法院給予機會。

   
馬英九一定要上訴 捍衛…司法貞操
胡文琦/文史工作者(新北市)/聯合報

老實說,「當然一定要上訴」。因為這已經不是馬英九前總統「個人榮辱得失」的問題,而是攸關釐清總統「院際調解權」範疇、大是大非的「憲法訴訟」問題。

針對洩密案的二審判決與一審結果不同,對時下一直想要把馬前總統比照阿扁前總統一樣「關進去」的綠營基本教義派與扁迷而言,似乎是欣喜若狂終於盼到久旱逢甘霖般「遲來正義『還是正義』」的士氣大振。然而說實話,檢視諸多實際案例的一審、二審乃至終審判決結果,不一樣根本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不管是從法律見解、法令適用、犯罪事實認定,再到法官自由心證,二審不過就只是「一個審級」,見解改變只是「剛剛好」罷了。

坦白說,筆者也不想政治無限上綱的指涉監察委員陳師孟,是否就因他一席「辦綠不辦藍」所造成的「寒蟬效應」,然而,誠如老馬所說,「社會自有公評」。這就像是法官個人自由心證認為,馬前總統的行為不足為元首表率,馬前總統則反駁,面對這樣的案子,如果還回家睡大覺,才是不足表率。

講白了,不同角度就會有不同結論,在三審定讞前,馬英九當然可以、也應該捍衛自己所信仰、奉行的「憲政運作基本價值與規則」,換言之,判決的輸輸贏贏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新鮮事。

至於媒體追問,有人建議乾脆直接接受判決結果,透過參選二○二○總統,來抗議司法不公,筆者認為這才是真正的「政治操作」。只不過,真的要替馬前總統講句公道話,或許,就在他看到在「卡管案」中,民進黨政府那種無所不用其極的「非法手段」與「羅織入罪」,乃至在前瞻計畫釋憲案中,理應捍衛民主憲政「保障少數」的大法官們都敢睜眼說瞎話的「硬幹」手法,他才更需要「上訴」來捍衛司法貞操。

   
陸美貿易戰 台灣無漁利還遭殃
徐世勳/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教授/聯合報

《唐史演義》說得好,「看他鷸蚌相爭,坐收漁翁之利」。不過,經濟學人雜誌最近有關中美貿易大戰的報導,卻預言許多亞洲小型開放經濟體將遭池魚之殃,而不是坐收漁翁之利。其中最令人怵目驚心的是,台灣所遭受的衝擊幅度最大,馬來西亞居次,新加坡第三。

這篇報導論述根據來自OECD一個新的貿易統計指標,把出口至美國的「中國製造產品」當中來自第三國的附加價值分別拆解出來,此與傳統的貿易統計有很大的不同。

在全球供應鏈的時代,WTO早已建立一套「原產地規則」,作為認定進口貨物原產地的依據。認定標準主要有二,一為「完全生產」,指當一項貨物完全在某一國生產,其原產地即為該國。另一為「最終實質轉型」,指當一項貨物的生產過程在二個以上國家進行,或曾使用進口原物料或零組件時,其原產地的認定是指完成「最終實質轉型」作業之國家。

以標示為「中國製造」之出口貨物為例,因為已經「實質轉型」後再出口至美國,就傳統貿易統計而言,此出口貨物全部價值均計入中國對美國的出超,此作法各國都一樣。據此,中美貿易大戰,鷸蚌相爭以外的國家(包括台灣)表面上毫無利益瓜葛,當然是坐山觀虎鬥,漁翁得利。

其實不然,這些「中國製造」產品確有「含他國成分」的附加價值,而且所占份額還不少。以Apple iPod而言,一台iPod在中國大陸二○一○年的出廠價格為一四四美元,大宗零組件主要來自日本,其次為美國與韓國,中國大陸只作為最後組裝基地。如根據傳統貿易統計,該產品價值會全額反映在中國大陸的出口統計上,導致對美享有極高額的出超。實際上,中國大陸出口iPod所獲取的附加價值比重不到一成,反而有九成為外國獲取的附加價值份額。

隨著全球價值鏈的興起,傳統貿易統計扭曲一國的貿易出超以及對外競爭力的問題,益加嚴重。主要是現行貿易統計規範凡通關的貨物,不論其進出次數多寡,均分別計入海關的統計資料庫中。而進口的中間產品,如經「實質轉型」後再出口,原本的進口金額仍會隱含在出口總額中,而不考慮扣除當中的「含他國成分」,造成外貿出超的虛胖與失真。

為導正傳統貿易統計缺陷,OECD與WTO二○一二年啟動「測度附加價值貿易」聯合計畫。歐盟、國際貨幣基金、世界銀行等先後加入,二○一四年APEC在主辦國中國大陸倡議下,推動APEC附加價值貿易資料庫的建置與研究,並獲所有會員國一致贊同。

附加價值貿易的資料將成為國際貿易統計的主流,我國宜與國際同步調整,冀能更精確評估國際經貿戰場上的鷸蚌相爭,對我國總體與產業經濟的利害得失。

   
工作十多年 月薪二萬五…難啟齒啊
李月治/勞工(台北市)/聯合報

台灣低薪環境常為人所詬病,欣見政府意識到這一點,有意開出藥方救低薪,值得肯定。可惜政府沒有深入檢討造成低薪的根本原因,例如封閉鎖國,把自己邊緣化,政治不穩定,投資人沒信心等等,卻把台灣低薪原因,歸咎是全球化及移工拉低了平均薪資,讓人不禁懷疑政府真的有重視國人的低薪問題嗎?有能力、有誠意搶救低薪嗎?

台灣低薪當然並非移工拉低所致,我周遭就一堆領低薪的朋友。我工作多年,薪水也才兩萬五千,實在讓人難以啟齒啊。其實,很多底層勞工領的是法定最低薪資兩萬二,和移工薪資相距不遠。鄰居的女兒去年大學畢業,在一家公司擔任行政,月薪是兩萬六千元;另有朋友的女兒,在大賣場工作,月薪也才兩萬多,另一朋友的兒子在飲料店工作,連加班月薪才有三萬,這樣低薪的例子不勝枚舉。

去年底主計總處調查顯示,全台有三分之一受僱者賺不到卅K,讓人心有戚戚焉。朋友建議我:「目前台灣景氣這麼低迷,等你兩個女兒畢業後,可以考慮讓她們去大陸工作,現在大陸二、三線城市的薪水都比台北來得高了。」我一時無語,孩子從小在台灣出生長大,真的要因為低薪,被迫出走生養她們的故鄉台灣嗎?

行政院副院長指出第一季台灣的平均每月實質薪資近六萬,讓人忍不住在心裡大翻白眼,真的見鬼了!我工作十幾年,從來沒有領過這樣的薪水啊,這樣的薪資只能出現在夢裡,遙不可及!

低薪是一個很沉重的問題,是勞工心頭無法言說的痛,官員們在面對這問題時,應該是臉色凝重的,但我看到我們的官員卻是喜形於色,因為他們慣於列出一堆亮麗數字,粉飾太平,自欺欺人。不得不感嘆政府離人民太遠了,像那首歌唱的:「你永遠不懂我傷悲,像白天不懂夜的黑。」政府對人民的疾苦視而不見,上位者在幸福的城堡,不食肉糜,哪裡懂得底層勞工的悲哀?

   
用油漱口、用鹽漱口有效嗎?
坊間有許多養生偏方,不論是口耳相傳也好,或是網路搜尋,針對牙周病,也有許多所謂「自然療法」,其中用油、鹽漱口就是其中一例。這樣有效嗎?

親子共學EASY GO!一起來玩英文
無論是一起聽英語CD、DVD或閱讀繪本,陪伴孩子應儘量避免分心滑手機或進行其他工作,與孩子一起探索遊戲或劇情,親子間的互動能加深孩子的學習印象。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