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日劇、韓劇…選擇那麼多,要選哪一部?聽部落客怎麼說─最精選的部落客影劇評論就在【影劇大好評】! 沒有Magic,只有Basic!【經理人月刊電子報】以實用易學滿足經理人的管理需求,讓你提升管理能力無負擔!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8/05/16 第38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能力雜誌網站
精選文章 用電大戶挺綠能 變身119座大安森林公園
沒有做過就去試 用「學習」攀上顛峰
 
用電大戶挺綠能 變身119座大安森林公園
文/季平 圖片提供/友達光電
2015年新版電價公式上路以來,首次電價調漲啟動,4月起,平均電價從每度2.5488元漲到2.6253元。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日前則拋出「節電獎懲制度」說,提出今夏可能推動2個節電政策:1.針對用電大戶,訂出至少節電5%的目標。2.一般家庭節電訂出5%∼10%的目標,此外,他也提出「北、北、基、宜、桃5縣市承諾節電10%,就可以不蓋深澳電廠」的說法。對此,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桃園工業用電占比高,雖然近年節電成績不錯,但不可能達到10%節電率。

政策規定,用電契約容量5,000KW以上用電大戶必須設置10%以上綠能電力,除高雄、台南等縣市祭出罰則規範,其餘縣市多半採取鼓勵宣導態度,因此總體執行率不高,話雖如此,仍有少數用電大戶不只配合政府政策,達成10%綠能使用,還努力推廣其他綠能發電,腳步領先同業,友達光電即為一例。

全台電網 打造8廠齊發電

友達光電投入太陽能電廠發展頗為積極,自2012年起到2016年底止,已完成台灣8個廠區的屋頂型太陽能電廠建置,總裝置量近42MW(百萬瓦),利用既有屋頂架設,設置範圍相當於55個足球場面積,每日發電量約16萬5,000度,約可提供1萬6,500家戶用電,一年發電可減少3萬1,793公噸碳排量,相當於119個大安森林公園一年的吸收量。

其中,友達台中廠、台南廠及桃園龍科廠均為目前當地縣市裝置量最大的太陽能電廠,成為地方推廣綠色能源的重要指標;友達台中廠區森勁太陽能電廠於2015年榮獲經濟部能源局頒發「優良太陽光電系統光鐸獎」。鄭文燦參觀友達電廠時即表示:「友達光電是本市用電大戶,2016年同時在華亞廠、龍潭廠及龍科廠建置太陽能電廠,其中,龍科廠太陽能電廠下方就是TFT-LCD精密無塵室廠房,是非常好的示範。」

建置於新竹科學工業園區龍潭園區的友達光電龍科廠太陽能電廠是目前全台最大屋頂型太陽能電廠,面積達8.5公頃,使用模組數約2萬5, 000片,大小相當於12個足球場面積,電廠總裝置容量為9.87MW,已於2016年12月24日完成台電併網正式營運,該廠帶來的綠色效益相當可觀:每日發電量3萬度,約可提供3,000家戶使用,一年發電可減少5,780公噸碳排量,相當於22個大安森林公園一年的吸收量。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不破壞屋頂結構及防水,電廠採自重式基礎施作,並以優於營建法規標準做抗風設計,可抵抗17級瞬間陣風(平均風速56.1m/s)。另一個具有示範作用的電廠是建置於新竹科學工業園區龍潭園區的龍潭廠,總面積為3.4公頃,電廠總裝置容量為3.96MW,已於2016年12月30日完成台電併網正式營運。

超耐操 抗颱抗震一把手

友達光電從2010年起至今年4月底,全台總裝置量累積達140MW共計274個案場,短短幾年內能以如此有效率的速度達成目標,除了配合政策,也是因為看好台灣能源短缺下,再生能源具有發展潛力。友達光電總經理暨營運長蔡國新表示:「全球能源供應吃緊,太陽能發電等再生能源日益受各國重視,在能源短缺的台灣,更是追求永續發展的必要道路。友達光電不僅提供高可靠度與高品質太陽能解決方案,更具備全方位電廠建置和維運實力,對於現行政策法規也有深入理解和掌握,因此得以建構完整的Know-How及電廠生態系統,以豐厚的實務經驗領先同業。」

事實上,友達光電自2008年起開始佈局綠能事業,累積相當豐厚的技術與經驗,在台灣擁有最多電業級太陽能電廠實績,也是全球第1家榮獲美國綠建築協會頒發能源與環境先導設計(Leadership in Energy &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白金級認證的TFT-LCD廠商,除提供高效率太陽能解決方案、電廠EPC統包工程及維運服務,並擁有創新電廠投資平台。

友達光電近年來持續加速太陽能系統佈建,除利用自有廠房屋頂建置太陽能電廠,也協助集團企業及客戶發展綠色能源,與客戶共創綠能效益,實績遍及台灣各地公有屋舍、社區及工業廠房。

除各類型電廠及發電系統外,還包含電業級大型電廠專案,2017年在台灣單一年度裝置量較前一年成長近2倍,累積至今總裝置量達140MW(2010年起至2018年4月底),電廠建置代表案,例如:精密廠房屋頂型:友達台中廠區(21MW)、友達桃園廠區(15.48MW)、康寧台中廠與台南廠(2.5MW);一般工業廠房屋頂型:明基材料、奇美實業、富邦媒體等 (50MW);地面型:澎湖東吉嶼混合電力微型電網(86.4KW);公家案:澎湖馬公機場及停車棚及公有房舍、高雄公有學校屋頂 (16MW);水面型:台南及高雄滯洪池太陽能電廠 (19.8MW)。

建置太陽能電廠需要用到大量光電模組,如何面對台灣地震、颱風等天災所帶來的不確定因素,延長光電模組使用壽命?對此,友達光電表示,已經研發出高效多能產品─具有抗颱、抗鹽害、抗高溫高濕及防水的太陽能光電模組,適用於水上及鹽灘地等嚴苛環境太陽能系統,其中的高耐候模組更通過嚴格的耐候測試標準,包含UV曝曬、耐震測試,及免於電勢差誘發衰減解決方案(PID-Free Solution),防水防塵係數達業界最高等級標準IP68,更針對P型單晶及N型單晶背接觸式高效能產品提供15年及25年延長產品保固,提供太陽能系統長期發電保障。友達全系列高效率太陽能模組於2017年獲經濟部「金能獎」肯定。

動作頻頻 標案屢傳捷報

不只如此,為響應政府「太陽光電2年推動計畫」,友達光電近年來除加速太陽能系統佈建,以屋頂型太陽能電廠為主力外,更進一步拓展地面型和水面型太陽光電市場,展現建置全方位太陽能電廠的實力,去年已完成多項屋頂型太陽光電專案,例如:富邦媒體科技北區物流中心998KW太陽能電廠及大工業廠房屋頂式停車棚499KW太陽能系統專案;在大型電廠方面,友達光電也取得高雄中正預校7MW電廠標案和台中漢翔航空2.1MW電廠標案;在地面型太陽光電方面,取得台南關廟垃圾掩埋場3.5MW太陽能系統標案;在水面型太陽光電方面,取得台南、高雄3起滯洪池標案,裝置量共達12MW。

今年3月,友達光電與台灣康寧公司共同宣佈,位於中科園區與南科園區的2座玻璃基板廠房屋頂將建置太陽能板,總裝置量達2.5MW,2座廠房屋頂空間所建置的太陽能板面積相當於3座足球場大,年發電量可達2,500KW,其中,台中廠有2座足球場大,年發電量可達1,500KW,可提供約600家戶一年用電量,每年預計可減少近1,500公噸的碳排量,等同於5.4座大安森林公園面積。2座廠房的太陽能發電設備未來預計每年可以減少2,375公噸以上的碳排量,相當於9座大安森林公園面積的減碳量。

永續利用製程用電用水少4成

除了推廣太陽能電廠,友達光電也相當積極於資源永續利用,關心環保議題,早在2008年已提出「友達綠色承諾」(AUO Green Solutions),將綠色思維深植於產品開發與製造。10年來面板製程用電用水降幅超過4成,碳排放量降幅達6成,進一步運用製程用水全回收技術拓展永續商機,2015年底即發佈「AUO Water 2020水資源發展藍圖」,領先全台的製程用水全回收系統也正式於龍潭廠區啟用,堪稱業內創舉,友達光電也連續3年榮獲企業環保獎。

如何做好水資源回收再利用?友達光電表示,運用多階段回收再利用方式,可以將製程用水濃縮減量達98%,再透過高效率蒸發設備達到製程用水零排放。在龍潭廠區啟用這座領先全台開發的製程用水全回收系統時,友達光電董事長暨執行長彭双浪說:「氣候極端化影響下,缺水風險帶來危機與挑戰,友達透過綠色環保和水資源管理技術的精進,在綠色永續的道路上持續創造新價值與契機,希望透過『AUO Water 2020水資源發展藍圖』3大目標,以積極、長遠的行動全力守護地球水資源。」友達光電也做出承諾,希望在2020年達到「減水、創水、水中和」3大水資源發展目標:面板生產用水強度減少30%、台中廠區每日導入1萬噸再生水,以及龍潭廠達成水中和。

為培養下一代環保永續觀念,自2010年起,友達光電與台中福科國中合作,每年接待一年級新生至中科8.5代廠區進行綠廠房參觀,迄今已超過5,000位學生參與,進一步融合環境開發及居家節能減碳概念,設計適合國小高年級生的環教課程,透過益智遊戲與實作競賽等有趣方式帶給學童永續家園觀念。

廠房採用節能建築設計,搭配友善環境開發、再生能源利用等特色化課程,榮獲行政院環保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成為全台首家通過認證的製造業者。此外,龍潭廠區也成立「AUO GreenArk水資源教育館」,採綠建物概念,以廢料貨櫃屋搭配友達太陽能板及儲能系統,希望透過GreenArk水資源教育館的展示與導覽,讓民眾認識友達創新的水回收工程技術及水資源相關知識,傳遞環境永續理念。

友達光電表示,未來希望能擴大影響力,帶動其他企業善用閒置屋頂,一起開創綠色商機,以具體行動支持環境永續。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18年5月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沒有做過就去試 用「學習」攀上顛峰
採訪整理/林哲生 攝影/黃韋華
2017年9月,台灣微軟迎來了史上第一位最年輕,且是營運科技出身的孫基康。他的「出線」,正呼應微軟CEO薩帝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所倡導的微軟新文化,人才持續多樣化,藉由賦能推動改變的力量,方能「刷新未來」(Hit Refresh)。

可不是,六年級後半段的孫基康雖然外表年輕,卻先後擔任美商國家儀器的台灣總經理、台灣施耐德電機總裁,這些歷練讓他脫穎而出,帶領台灣微軟公司整體的經營策略與業務營運,開創新成長。

送報打工 啟發商業潛能

「我10歲時跟著媽媽搬到美國西雅圖,爸爸(華視資深前主播孫國旭)則留在台灣工作賺錢。所以,訓練我獨立自主的意識。」他說。他搬到西雅圖後,看見許多同學課餘都會送報分擔家計,內心也很想體驗真正的美國人生活,雖然家裡經濟還過的去,但他仍不顧家人反對去打工。

「它讓你學會如何怎麼自己做生意,就像一個代理的經銷商,負責它畫出來那一區所有的客戶,包括現金流、客戶滿意度都是我一個10歲小孩來承擔。」能讓一個10歲小孩實地體驗送報打工真正的商業模式,正是孫基康認為最大的收穫所在!

後來他還陸續經歷過骨董販賣、電腦維修、超級市場⋯⋯等打工生活,不管接觸的是什麼,「沒做過的就是不知道怎麼做嘛,每一種行業不管職業的高低,都有它可以學習的地方。尤其當我做管理職越來越久,便越能體會同理心(Empathy)的重要。」除了體驗前線工作人員的辛勞,這些經歷也成為他日後面對新工作的轉型與挑戰時,總是把握「學習」的不二法門。

19歲來台實習 首戰拿下40萬訂單

由於孫基康在美國就讀華盛頓大學電機工程學系,非常鼓勵學生利用第3年時去爭取實習經驗,也會給學生1個完整學分,孫基康19歲便選擇回到台灣實習,「1998年那時長輩都認為未來的機會在中國,也很鼓勵早點去中國卡位,讓我一直有回到亞洲的想法;第2個則是從個人的角度,有家人在台灣,公司又願意支付機票錢,Why not?」他之所以這麼有信心,主因是美商國家儀器(National Instruments)總部在德州,即便他不回台灣,公司也得付一張機票錢讓他去德州,後來也果真如他所料,順利成行。

來到台灣分公司後,大學都還沒畢業的他馬上就有機會接觸客戶,當時他面對的是國內知名飲料大廠。客戶請他提供寶特瓶的自動化檢測方案,但他從廠方人員互動與作業現場中發現,對方之所以會考慮他的解決方案,痛點在於他們想要針對這個技術擁有更好的自主權,而原先的方案掌握在外商手上,並被打包成一個只能靠時間不斷收費的解決方案,但對於產線越來越往少量多樣化發展的飲料廠來說,擁有更多的變更能力變得極其重要。

找出問題的關鍵核心並提供解決方案,讓他成功拿下人生第1張新台幣40萬元左右的自動化檢測設備訂單,這才發現原來做業務可以這麼有成就感,也意外發覺原來只要有技術底子能解決客戶問題,其實不必靠關係、口條要多好⋯⋯打破原以為業務都得那麼做才能成功的刻板印象,也讓他下定決心回去美國要往語言互動這條路走。

他也曾認真思考,電機出身的他對研發之路興致缺缺,而技術行銷或銷售才是他的興趣所在。那時他又做了一個決定,在大學最後那年中有半年時間,為了擁有更多的客戶服務經驗,就到西雅圖最具代表性的星巴克,以實際行動加入服務行列。

「沒有做過就去試,」這樣簡單卻又極為行動派的思維,讓孫基康順利累積了技術、業務、客戶服務等多元經驗,畢業後也順利進入了國家儀器,但當了2年工程師後,他發現自己還是比較鍾情於能與顧客接觸的第一線,即使無法完全確定是否適合當業務,但透過與HR、老闆的懇談,缺乏實戰經驗的他也認同想在一家企業發展,業務經驗確實重要,因而在2002年時再度回台,為另一段工作職涯開創攀上巔峰的契機。

27歲第一次當主管就觸礁

孫基康27歲便成為美商國家儀器台灣總經理,可說意氣風發,好不風光。但他也坦言這麼年輕就做到主管,也曾遇過眾叛親離的棘手處境。「當年我剛接行銷部,3個月內底下3個行銷人員全都遞辭呈,那時第一次當主管,但也明顯是個表現不合格的主管。」

問他現在與當時帶人的做法差別在哪?「以前我用個人貢獻者的角度去帶領那個團隊,我知道怎麼做就告訴底下3個人怎麼做,但這是我的邏輯,後來才學到訣竅,其實我真正該做的是激勵大家怎麼去做。首先,要訂明確的目標,任務是非常重要的;第2是如何激勵團隊朝那個方向走;第3則是如何發揮每個人的長處,一起合作完成這任務,」他直言以前沒有這樣的思維與能力,後來透過種種學習跟失敗才慢慢改正,他相信正確地帶領團隊才是作為領導人最重要的地方。

輾轉經歷國家儀器台灣總經理、法商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首位在台總裁等要職,如今的他,面對管理十足駕輕就熟,談到如何成功帶領團隊的心法?他認為營造誠懇、真實的互動關係最重要,「做一位領導人其實就是要讓大家都看見,我的一舉一動有沒有說到做到,大家也會看得一清二楚,我很早就知道這點,因此我會很誠懇地、直接地跟大家合作、溝通意見;另外,有沒有充分授權讓同仁去發揮長處也很重要。」

上任首件事 改變學習動能

對於已接任台灣微軟總經理一職超過半年的孫基康來說,他謙虛地自認為台灣微軟帶來最大的轉變是學習的風氣,這一點,更是從他自身做起,「我來微軟之前擁有營運科技(Operations Technology, OT)的背景,但未來的趨勢將是AI、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這得要透過與IT的深度連結,所以我來微軟反而比大家更下功夫學習,這也帶動了公司學習的動能,」他認為微軟42年來一直都是IT的領頭羊,現在要跨到所謂的OT、物聯網的部分,學習跟互補的氛圍很重要。

而他之所以選擇加入微軟的行列,最主要也是過去他親眼所見,施耐德電機從傳統的機電產業轉型成能源管理跟自動化公司的經驗,「在那裡3年半的經驗是,數位科技(尤其是大數據、物聯網跟雲端)的概念顛覆了傳統產業,這個顛覆已不只是技術面的創新,甚至改變了我們怎麼與客戶合作,原本是業務的拜訪模式變成數位平台,甚至到產業的垂直整合,我後來跟我的供應商、經銷商都是用數位平台串聯,這也讓我感受到數位轉型的力量有多龐大。」

孫基康又接著說,既然數位轉型這麼厲害,連擁有180年歷史的施耐德電機都因此大幅成長,若加入本身力推雲端、AI、大數據、IoT技術的微軟,勢必能加速影響更多的企業。

創新打群架 陪客戶創新

「未來的創新會跟大家之前習慣的創新不太一樣,現在是客戶知道的比你還多,而且他們有產業的Know-How,卻沒有技術,所以未來應該是共同創新、跨業結盟的模式,」客戶有自己專屬的領域知識(Domain Knowledge),而微軟擁有雲的技術以及物聯網、AI技術。

孫基康這麼形容:公司未來要走的方向是不斷學新的產業、新的技術、跟新的夥伴合作、找新的客戶、談新的應用,所以需要一個能把這些文化貫徹到分公司的人,「微軟看到了這點,而這也是微軟企業轉型最核心的部分,我只是扮演帶領台灣團隊的角色。」

話說得謙虛的他,回顧人生中第一筆訂單的成交關鍵是,「厲害的業務訂單一到手就跑下一個了,可是我的工程師背景會想要好好滿足客戶,反而得到一個更長遠的合作關係。」深諳幫助客戶順利完成任務才能讓生意長長久久,這個同時擁有務實思考的工程師思維,以及熱愛與顧客互動的新總座,正用他以身作則的學習風氣,引領台灣微軟一步步走向數位轉型新陣地。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18年5月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