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攻進上海
八月十三日,日軍由江灣、閘北進犯上海市區,國軍全面抵抗,上海遂陷入戰爭之中。商務印刷廠員工在「八一三事件」中,仍冒險從閘北地區搶運部分設備,少部分機器紙張書籍沒有來得及運出。
當時,財政部需要發行救國公債,分別委託商務印書館和中華書局代印。商務印書館即以靜安路臨時租用的房屋,作為工廠,半個月內開工趕印公債。
為了供應中國南部和海外華僑所需要的書籍,商務印書館早年曾在香港設立辦事處和印刷工廠,對日抗戰爆發後,香港遂成為商務印書館重要的出版中心。
上海戰事爆發一個半月後,王雲五已經將出版工作安排就緒,並宣布從十月一日起恢復「每日一書」,一直到抗戰勝利,沒有停止過。(王壽南,《王雲五先生年譜初稿》第一冊,頁三三二)
總管理處暫遷長沙
十月上旬,王雲五從上海搭乘外商輪船前往香港,安排利用香港工廠編印書籍的問題,並從上海調來一些員工,以便在必要時,將香港的員工調入內地。這個安排雖然顧及員工就業的需要,卻忽略了員工安土重遷的情緒,以致許多員工拒絕調往長沙或其他內地。
王雲五留在香港十幾天,處理應變事宜後,即搭飛機到漢口,轉往長沙。商務印書館在長沙早已購置土地,準備蓋印刷工廠。戰事發生後,來不及蓋新廠房,只好先租用民房,將事先運來的機器安裝起來,並在長沙收購外國白報紙數千令,只等工人到達即可開工。
王雲五費了不少唇舌,才說服第一批工人來到長沙,等到長沙遭到幾次空襲,印刷工人更不肯前往長沙。日軍節節進逼,長沙安全受到威脅,王雲五只好將一部分機器,預先搬到重慶。後來發生長沙大火,印刷廠被燒毀,來不及搬遷的機器全部付之一炬。
十二月,上海國軍已經全部撤出,上海租界受到日方壓迫,已經不能從事文化出版事業,張元濟堅持留在上海,王雲五從長沙轉往香港,以香港為根據地,繼續商務印書館的出版事業。
※ 連載回顧:
我所知道的王雲五先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十一) |